5月24日,由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山大学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在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6个分区赛的全国41所高校的选手进行激烈的角逐。
总决赛结果揭晓:中大夺四连冠
家庭医生在线编辑从现场了解到此次比赛分两天举行,24日为半决赛,经过一天的角逐,21个队止步比赛,获得了三等奖,剩下的20个队则进入25日的决赛。据悉,本次比赛设置了特等奖3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1名。从最终比赛结果中得知,来自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以及大连医科大学三所高校的参赛队获得了本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的特等奖。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大学是继第二、三、四届之后,第四次获得竞赛的特等奖。
第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共有115所举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参加,覆盖了全国设置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普通高校的近90%。为确保比赛水平和公正,大赛组织了140多位高水平的裁判员,并特邀了9位全国著名的医学专家担任大赛督查,并配置了70位助理裁判。
肖海鹏:举办比赛是为促进医学生临床能力实践的培养
中山一院党委书记肖海鹏表示举办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大赛促进医学生临床能力实践的培养,培养出卓越的医生,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满足医疗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日益增长的需求。
之所以举办第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肖海鹏书记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今年是中山大学建校90周年,也是中山医院建校148周年;第二,中山大学在过去第二、三、四届比赛中都获得了特等奖(特等奖有三个),拿了三连冠。所以获得了承办此次比赛的机会。
此次比赛涵盖130多项操作,涉及内外、儿妇、耳鼻喉、神经、皮肤、眼科等科,实际上还涉及到很多理论知识。比赛是非常贴近临床的案例,不是简单的某个操作,而是整个诊疗过程中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病人签知情同意书,怎么和病人家属谈话等等整个人文关怀,所有东西都会考核在里面。
比赛命题的标准有几十项,包括有没有与病人交谈,有没有消毒。每一样每一点都有分。等于任何一个临床步骤都不能丢。据了解此次比赛最后一个阶段的模拟人很厉害,也很昂贵,30多万美金一台,它能模拟人的反应,会眨眼睛、会说疼,用错药了就没反应,用对了才有反应。
陈春声:硬件很重要
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陈春声表示硬件很重要,社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不允许在真人的身体上做各种训练,就需要模拟人。而模拟人也很耗钱,有些手术用一次,模拟人就不能再用了。
中大医学传统为“三基三严三早” ,这是我们临床教学的特点。这一类带有技能性的教学不是讲一般的特点,是真正老师水平够不够、是否专业、能不能手把手教学生,此外还有实验的条件,训练设备是否先进等。
中山大学在比赛中的经验分享
副总裁判长梁力健指出了比赛中还存在着一些缺点,有很多学生是为了比赛而比赛。同时,他还分享了一些关于中山大学在比赛中的经验:
第一、中山大学有很好的教学沉淀,有一帮非常热心和优秀的老师。
第二、领导非常重视,倾尽全力去培养学生。
第三、学生在前三届都拿过特等奖,学校在培养和训练学生方面和其他学校不一样。此外,还要挑选合适的学生进行比赛。
本次比赛亮点环节:14位专科专家向观摩师生讲解比赛
讲评专家透露在比赛进行的同时,有14个不同专科的专家在梁銶琚堂向广大观摩师生讲解,让他们知道我们做什么训练,题目、题干考点、还有操作过程注意什么,我们以专家的身份介绍这些,希望观摩的师生也参与整个过程。
开展临床技能竞赛五大意义
竞赛已经举办五届,从目前情况看,以竞赛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已初显实效:一是竞赛实现了广覆盖。二是竞赛为参赛院校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三是竞赛推进了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四是竞赛加强了临床教师队伍建设。五是竞赛推进了临床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