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医德·医术·医道】第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今日开锣

稿件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邱玉鑫、金凤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4-05-24 阅读量:

        24日上午,第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以下简称“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开幕式在南校区梁銶琚堂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杉、副主任兼秘书长陈红,教育部临床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大赛裁判长迟宝荣,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林积,广东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胡振敏,我校校长许宁生,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竞赛总指挥陈春声,副校长黎孟枫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41所高校的约250名参赛领队、选手,以及近1200名裁判、观赛人员参加了仪式。大会由黎孟枫副校长主持。


第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开幕式在南校区梁銶琚堂举行

        许宁生校长代表学校对来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对正值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之际承办此届大赛表示非常荣幸。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是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盛大医学赛事,对打造临床医学教育教学示范工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推动了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促进了临床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许宁生校长介绍了我校及医科的创办历史。中山大学医科的前身“博济医学堂”是我国最早的西医学府,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历经148年、几代中山医人的共同努力,我校医科形成了“三基三严三早三赛”的医学教育特色和“早、正、严、实”的临床教育指导原则,临床教学质量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许宁生校长希望大赛能继续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好地为国家、社会的医疗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表示,我校一定会尽力当好东道主,协助主办单位做好赛事组织工作,并为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和参赛队伍提供优质的服务。
        张大良司长指出,医学教育涉及教育和医疗两个最为直接的民生问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优质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他指出,做一名好医生,一要有高尚的医德,有对患者和社会负责的精神,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二要有精湛的医术,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和技能,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张大良司长希望各个医学院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竞赛对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以竞赛为载体,加强教学基地和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水平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他期望,广大医学生能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人文修养,努力增强本领,早日成为一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卫生事业发展的推动者和小康社会的构建者。


全体裁判宣誓

        王杉主任肯定了我校对赛事的重视和细心组织。他说,临床技能竞赛是针对我国医改和教改两项重要改革的核心——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方式方法、模式体系进行的积极探索。五年来,大赛对全国医学院校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创新能力、人文关怀和团队精神都产生了积极而长远的影响。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大赛一届比一届出彩。
        林积副秘书长表示,医学教育是培育医药卫生人才的主要渠道,是传播医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广东医学教育的发展一直走在国家的前列,医学专业本科院校数量居全国首位。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对广东建设教育强省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服务社会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供了重要支撑。广东省将全力支持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重点为部省共建、省市共建院校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争取为国家社会培育更多高素质的医学毕业生,推动教育强省再上新台阶。他希望,师生们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在比赛中增进友谊,努力成为一流的卫生技术人才。
        随后,迟宝荣裁判长带领全体裁判宣誓,选手代表杨洋同学带领参赛选手宣誓。陈红副主任兼秘书长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据悉,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由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组织举办,自2010年启动,每年一届,今年是第五届,由我校承办。此届大赛共吸引了全国115所高校参加,经过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西北等6个分赛区的激烈比赛,最终有41支参赛队伍晋级总决赛。竞赛以“尚医德,兴医术,奉学道,展风采”为主题,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旨在强化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提升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人文素养,打造高素质医学人才。24日、25日,参赛队伍将进行为期两天的竞赛。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