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进入第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的第二天。
通过昨日半决赛的激烈比拼,有20支队伍进入上午的决赛第一轮。英东体育馆一层的竞赛区内,正进行激烈的赛道竞赛,场面严肃而紧张。
竞赛现场小朋友被邀请作为“标准化病人”配合医学生们做体检检查
成人“标准化病人”正在接受眼科检查
与昨日赛场不同的是,选手们除了在模具上进行临床操作外,每个赛道的第一站各安排了一个小朋友,约莫8、9岁,好像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各自的赛道内,他们安静而淡定地坐在小板凳上。他们乖巧地回答医学生哥哥姐姐们的询问,并按照他们的指导配合量身高、测体重、测臂距等。他们的到来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来,他们是本届大赛特邀的“标准化病人”(sp,standardized patients)。
等待“工作”结束后,小朋友们就被引导回场外休息室,此刻,他们恢复了活蹦乱跳、追逐嬉戏的孩童天性。
采访得知,大赛共邀请了17位小朋友,都是来自广州市执信南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纪虽小,但是对于自己今天的任务一点也不含糊。严彦阳小朋友不无自豪地说:“我是来协助比赛的!”问及给医生哥哥姐姐的表现打多少分时,有小朋友满意地打出一百分,也有小朋友表示只会给98分,“一分扣在他说话太快了,扣掉另一分是因为他总叫我‘宝宝’”。
据带队老师、班主任夏老师介绍,小朋友们今天上午7点50分抵达英东体育馆,中山大学安排了专车负责往返接送,并提供了统一着装。她表示,让小朋友接触此类全国性赛事,可能会对他们的择业就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有部分小朋友的家长正是赛场上的工作人员,夏老师感慨道,前期准备应该很辛苦,他们好几天没有见到孩子了。
据悉,本届决赛第一轮设置了要求医学生为小朋友做体检、了解小朋友的生长发育状况的考题,为贴近临床真实场景,竞赛筹备组特别安排了小朋友来到现场作为“标准化病人”。此外,下午决赛第二轮的眼科检查和体格检查环节也安排了10位成人“标准化病人”,皆是通过招募录用的医学生。
据竞赛副总指挥、我校医学教务处处长肖海鹏介绍,这是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中首次使用儿童“标准化病人”,是此届总决赛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