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人民网】ASC14三队同破世界纪录 中山大学提前锁定奖项

稿件来源:人民网2014-04-23 作者:杨杰利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4-04-24 阅读量:

       人民网广州4月23日电 4月23日,2014年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以下简称ASC14)首轮HPL比赛即创出佳绩,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三支高校代表队全部打破世界纪录。其中,东道主中山大学在3000W功耗约束下实现每秒9.272万亿次浮点运算性能,提前锁定本届大赛的最高计算性能奖。
       据了解,ASC14的HPL测试有严格的比赛规定,要求各参赛队伍在总功耗3000W的限制下,采用组委会提供的浪潮超算节点、高速网络等设备,完成超算系统的搭建。中山大学最终完成的超算系统采用了混合异构加速技术,共使用216个处理器核心的浪潮超算服务器和8块异构加速卡。经过国际通行的HPL测试,最终该系统的持续浮点运算能力达到9.272万亿次/秒。此前,该项世界纪录为8.45万亿次/秒,由华中科技大学在2013年6月于德国举行的ISC13超算竞赛中创造。
       对于提前锁定本届大赛的最高计算性能奖,中山大学代表队指导老师叶纬材表示,中山大学之所以能取得这一成绩,一方面在于团队针对HPL应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策略性优化,充分发挥了混合异构加速技术优势,大幅提升了系统浮点运算能力;另一方面主办方为各参赛队伍提供了可视化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Cluster Engine,可以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帮助团队分析优化运行功耗,在发挥运算性能同时又能有效控制功耗在3000W以内。他认为,HPL只代表了系统的理论计算性能,接下来的实际应用优化比试环节将是更大的挑战。
       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许跃生教授表示,要发挥超级计算机在解决人类重大科学工程问题上的推动作用,核心在于超算复合型人才的培养。ASC大赛对超算应用创新的鼓励,将加速我国超算人才的培养进程。
       据介绍,ASC超算竞赛已连续举办三届,从2012年的27所,到2013年的43所,再到2014年的全球82所高校参赛,完成了从中国到亚洲,从亚洲到世界的“三级跳”发展。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