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8月16日电(记者卢旖维)8月8日至14日,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高松带队赴新疆调研对口支援工作,慰问援疆干部及师生,就进一步高标准深入推进我校援疆工作做出部署。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会见调研组一行。
8月9日上午,陈春声书记带队来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的麦盖提县,调研当地的生态林建设情况,考察中大生态林。
陈春声书记一行考察生态林建设情况
中山大学居南海之滨,与麦盖提县隔五千多公里遥遥相望。2019年,双方达成共识正式签约,中山大学捐资援助当地建设防风固沙生态林。如今,中大援助的生态林已建设完成,囊括了杨树、沙枣、梭梭等各类苗木360万株。一棵棵树苗被悉心栽植,给荒漠带来了青山绿水。
沙漠造林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近年来,麦盖提探索科学治沙新途径,引入智能滴灌项目,并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抓手,发展特色经济。
麦盖提县胡杨林场党支部书记、防沙治沙中心主任殷红海说:“在沙尘天气中,生态林对环境治理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而且我们结合本地灰枣产业适当种一些酸枣,生态林正在逐渐转变为经济林,以生态林辅助经济林发展,推进生态林的可持续发展。”
中山大学生态林
中山大学生态林管护员阿布都热依木·艾麦尔说:“中山大学支持我们保护生态环境,我感到责任重大。我将继续投身百万亩生态林的建设,爱护每一棵树就像爱护我们的孩子一样,造福我们子孙后代。”
麦盖提县生态林
8月9日下午,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一行在喀什参加了中山大学对口支援附属喀什医院工作推进会。
中山大学对口支援附属喀什医院工作推进会现场
会上,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建设成为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肖非汇报了援疆工作开展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邹小广,喀什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艾尼瓦尔·吐尔孙,喀什地委副书记、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林国华分别在座谈会上讲话。中大援疆干部代表黄湛镰、罗年桑,中大援疆研究生代表赵云跃分别作了发言。
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为喀地一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高兴,并表示,援疆工作是中山大学对口支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山大学将会继续全力助推附属喀什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也希望附属喀什医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机遇,把医院建成影响广泛,辐射中亚、南亚地区的高水平医院,努力守护新疆各族人民的身心健康,为新疆的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作出中大贡献。
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慰问援疆专家代表
会上还举行了中山大学支持“粤喀光明行动”启动仪式、中山大学“一带一路”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签约授牌仪式以及专家工作室、客座教授签约聘任仪式。
中山大学支持“粤喀光明行动”启动仪式
“粤喀光明行动”由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省卫生健康委和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统筹,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作为骨干力量具体执行实施,聚焦以白内障为主的常见致盲眼病防治。行动将按照“筛、治、防”的思路分三个阶段实施,全程实现粤喀两地的诊疗信息互通,争取覆盖喀什地区所有县域,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的就医困境。
中山大学“一带一路”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签约授牌仪式
“一带一路”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依托优势学科和附属医院体系,以喀地一院为支点面向喀什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地区及巴基斯坦等国家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将为该地区培养更多优秀的国际全科医学人才,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好的“家门口医疗”服务。该培训基地以“珠澳”为战略支点辐射葡语系国家,以“喀什”为战略支点辐射中亚五国。项目以澳门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教学资源为基础,以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资源为支撑,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鲜明中国特色的全科医生,打造“健康丝绸之路”,高质量服务支撑“一带一路”倡议。
中山大学支持专家工作室、客座教授签约聘任仪式
学校在喀地一院新建5个专家工作室,涵盖肝胆胰、脊柱、神经内科、肾病等学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骨科专家戎利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和肝移植科学科带头人刘超,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副院长、肾内科专家李中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助理、罕见病中心主任邱伟签约成立专家工作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姚麟签约客座教授。至此,中山大学在喀地一院总共建设了30个工作室,其中专家工作室23个、客座教授工作室7个。通过在喀什建立专家工作室,学校将先进医疗技术带给喀什地区各族群众,协助当地建立一支带不走的优秀医生队伍。
喀地一院2018年建设成为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以来,学校对喀地一院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援建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5年来,学校已选派了107名刚性援疆专家、16名柔性援疆专家及46名博士研究生、98名硕士研究生到喀地一院帮扶,其中张琪、林天歆、吴小剑、肖非4位高层次人才先后挂职喀地一院院长,带动医、教、研、管各方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转诊率下降至0.18%。2022年,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揭牌,形成了“一体两翼 一院四区 一科研院”的发展格局,成为南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代表。艾力彼排名在全国3000家地市级医院中从2018年的500名开外提升至今年的第153名。
8月9日,在喀什地区调研期间,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分别带队前往伽师县人民医院、喀地一院,调研学校各家附属医院开展义诊和医疗对口支援的情况,慰问对口支援专家。
8月9日,高松校长带队到喀地一院慰问调研
8月9日,陈春声书记带队到伽师县人民医院慰问调研
喀地一院义诊现场
伽师县人民医院义诊现场
8月10日,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带队前往塔县人民医院,慰问在那里开展义诊的附属医院医务人员。
塔县人民医院义诊现场
一辆早几日从广州开来的5G智能眼科巡诊车正在当地开展白内障义诊。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团队的医务人员在这里开展了眼科疾病筛查和白内障手术等。
塔县"粤喀光明行"义诊现场
8月10日,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在塔县调研5G智能眼科巡诊车开展义诊的情况
8月10日,陈春声书记在塔县人民医院为白内障患者加提克·居马揭开手术眼包
8月10日,高松校长在塔县人民医院为白内障患者马合托姆·马热菲揭开手术眼包
在喀什地区义诊期间,学校有关附属医院“多线”作战,还举行了其他医疗帮扶活动及交流座谈,慰问了在喀援疆专家和援疆研究生,举办了“咽喉微创解剖学习班全国巡讲第二站”学习班等培训,针对喀地一院耳鼻喉、泌尿、肿瘤等学科发展及医教研管理工作开展交流研讨、实操培训。
“咽喉微创解剖学习班全国巡讲第二站”学习班实操培训
“咽喉微创解剖学习班全国巡讲第二站”培训讲座
援疆专家指导喀地一院医生实施微创手术
中山大学援疆义诊团单鸿教授工作室MDT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疆干部、学生座谈会
喀什·林天歆教授专家工作室泌尿学科建设推进会
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杨海弟教授签约为喀地一院耳鼻咽喉科名誉主任
肿瘤防治中心与喀地一院肿瘤中心座谈交流
8月10日当天,结束在塔县人民医院的调研慰问后,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一行前往红其拉甫调研了解边境管理工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前哨班送上药物。
红其拉普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前哨班战士向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介绍边境管理工作
红其拉甫口岸地处祖国西部帕米尔高原的冰峰雪岭,边防战士以苦为荣,抗缺氧、战严寒的奋斗故事,让大家备受教育和鼓舞。
为红其拉普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前哨班送上药物
8月11日,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一行飞抵乌鲁木齐,与调研队伍一起前往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大学调研,慰问我校援疆医生和老师,并推动下一步相关合作。
新疆医科大学调研座谈现场
新疆大学调研座谈现场
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表示,中山大学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通过选派优秀的教师到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大学进行讲课、示范性授课、挂职等方式开展对口支援。近年来,中山大学支援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大学的工作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引育、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医疗援疆工作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肯定,新疆大学旅游学院已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合建的“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取得丰硕成果。中山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拓展合作空间,不断助力医疗援疆、旅游兴疆、文化润疆,共同为国家战略部署和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调研新疆大学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调研新疆大学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调研新疆大学古籍文献馆
8月12日,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一行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对材料学院本科生铁力克·托里肯进行家访,与铁力克·托里肯一家亲切交流,了解了铁力克·托里肯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未来规划。对于书记校长的到来,铁力克·托里肯一家十分高兴,以家乡风俗礼仪热情款待,并对学校对孩子的关心和培养表示感谢。铁力克·托里肯本人表示,定会努力学习,不负家人和师长的期望,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关心询问铁力克·托里肯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学业规划
8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会见了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一行。座谈交流中双方围绕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发挥中山大学优势开展高质量对口援疆工作,以及有关考古遗址保护工作等进行交流研讨。
此次调研期间,新疆当地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山大学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口援疆各医院负责人和学校有关专家学者等一同参与调研。
文稿终审:党委宣传部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