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头条

首页 > 中大头条 > 正文

中山大学分子工程交叉与前沿论坛暨活性中间体分析检测前沿研讨会顺利召开

稿件来源: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12-08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钟建春)12月4日至7日,由中山大学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承办,化学学院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功能分子工程基础研究卓越中心等单位协办的中山大学分子工程交叉与前沿论坛暨活性中间体分析检测前沿研讨会在珠海顺利召开。


大会主席、中山大学校长高松院士,大会主席、中山大学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院长陈小明院士,来自校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陈新滋院士、郑兰荪院士、任詠华院士、洪茂椿院士、李灿院士、冯守华院士、吴云东院士、赵东元院士、江桂斌院士、田禾院士、赵进才院士、冯小明院士、谢毅院士、李玉良院士、刘云圻院士、高锐院士、谭蔚泓院士、陈军院士、赵宇亮院士、郭烈锦院士、陈学思院士、李景虹院士、张锦院士、刘买利院士、卜显和院士、熊仁根院士、唐智勇院士、郑南峰院士等30名院士,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院长肖军华研究员,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30多所高校院所的150多名专家学者,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校友,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尔达科贸有限公司、广东汇绿实验室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佛山钜仕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珠海天印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嘉宾,学校职能部门、相关院系教师代表等200多人参会。开幕式由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欧阳钢锋主持。

分子工程交叉与前沿暨活性中间体分析检测前沿研讨会合影

高松校长开幕式上首先代表学校和论坛组委会对与会院士、专家学者,校友、企业嘉宾表示欢迎,对各位来宾一直以来对中山大学建设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高松校长表示,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珠海校区举办分子工程交叉与前沿论坛暨活性中间体分析检测前沿研讨会,旨在通过学术碰撞,启发科研新思路,搭建学科交叉合作平台,营造勇于探索、自由交流、相互激励、合作共进的良好科研生态。高松校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建设发展情况,并诚挚邀请和欢迎大家在明年百年校庆年再来校交流指导。

高松校长致辞

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宣读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功能分子工程基础研究卓越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高松校长为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欧阳钢锋院长介绍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建设情况。

高松校长颁发聘书

本次论坛分别围绕“分子工程交叉与前沿”和“活性中间体分析检测前沿”主题进行了大会报告和交流研讨。分子工程交叉与前沿论坛邀请了李灿院士、郭烈锦院士、赵宇亮院士、刘买利院士、唐智勇院士、赵东元院士、张锦院士、郑南峰院士等8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王传明研究员、苏州大学郎建平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王丹研究员、南开大学程鹏教授、浙江大学邢华斌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李春忠教授、东北大学王福会教授、浙江工业大学佘远斌教授等8名专家学者作了16场大会报告,报告专家围绕“信息功能分子与器件”“能源分子与绿色催化”“药物分子与分子医学” “分子设计与化学工程”四个方向,聚焦“如何通过原始创新性功能分子的设计与构筑,推动新物质创造与核心材料变革”等科学问题,向参会者介绍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同时邀请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先进能源学院的20名青年学者介绍了各自领域研究工作,以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创新活力。活性中间体分析检测前沿研讨会邀请了江桂斌院士、赵进才院士、李景虹院士等60多名环境化学、分析化学领域专家学者聚焦具体环境过程,交流探讨了不同环境介质和体系中中间体检测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技术难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化学部负责人介绍了环境化学发展与基金资助情况。

分子工程交叉与前沿论坛报告

活性中间体分析检测前沿论坛报告

论坛报告展示了化工、化学、材料、新能源、环境等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新成就、新进展,为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及有关共建院系学科发展提供良好参考。论坛成功举办,为与会专家学者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我校与兄弟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

文稿终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田宝才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