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头条

首页 > 中大头条 > 正文

中山大学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5-03-21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刘俊鹏 摄影王佳鸿 通讯员李湘)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六周年之际,学校领导带头走进一线开展调研、座谈、召开集体备课会,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山大学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朱孔军到广州校区南校园华南农村研究中心进行专题调研,详细了解中心工作开展情况。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多年来坚持立足华南、辐射全国,围绕“三农”开展深入研究,成效显著。朱孔军书记来到这里,听取中心主任吴重庆教授的工作汇报,与中心研究人员亲切交流。他对中心近年来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开展“家乡田野”主题实践活动,带动学生扎根社会一线开展实地调研的做法表示肯定,勉励大家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朱孔军书记在华南农村研究中心调研座谈会上讲话

朱孔军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六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这场调研正逢其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思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扎根社会、了解现实。人文社会科学要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更好发挥研究机构在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性学习,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当日,学校还举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学习座谈会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备课会,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校党委副书记王帆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中山大学附属学校及其它学校的思政教师们齐聚一堂,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王帆副书记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学习座谈会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备课会上讲话

王帆副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坚守政治立场,自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在遵循育人规律的基础上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注入新的动能和鲜活特色;四是要找好工作抓手,强化制度和队伍建设,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与会人员围绕思政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践育人、探索技术赋能、推动改革创新等方面问题开展深入探讨。大家认为,要辩证看待数字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探索数智技术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可行路径。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理念,突出各学段思政课的实践育人导向,依托体验式、项目化、情景式的现场教学,更好地结合不同学段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需求,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内化外化规律以及双向互动规律,明确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各学段核心素养的培育侧重点。要打造“螺旋上升”式的思政一体化架构,把握好思政课教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多方面着手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

大家一致表示,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和身份认同,认认真真讲好思政课,努力做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思政课教师,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贡献力量,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稿终审:黄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