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头条

首页 > 中大头条 > 正文

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2年第四次集中学习研讨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王冬梅 审核:陈英群 发布日期:2022-06-02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6月2日电(记者蒋静)5月31日,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心组成员围绕学习内容,联系工作实际进行集中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陈春声主持集中学习研讨。


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会现场(来源:党委宣传部 俞坚摄)

与会人员首先集中观看《新闻联播》,回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的情况,以及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重温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随后,陈春声书记以“传承红色基因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题作重点发言。陈春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这次赴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在庆祝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更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他分享了四点学习体会: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离不开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这是办好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二是传承红色基因,切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我校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之一,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要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把百年中大历史传承好。三是立足中国实际,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文科要“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持。四是从中国高等教育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学情况、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好共青团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当好党联系青年的坚实桥梁和纽带。

高松校长以“坚持立德树人 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为题作重点发言。高松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青年学子的“课堂”,谈梦想、谈志向、谈信仰,为青年人前进追梦领路引航。他的殷殷嘱托,饱含着对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对青年一代的期盼与厚望,是我们做好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高松谈了三点学习体会: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坚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健全思政课课程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二是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师要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努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三是引领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不折不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研究青年成长规律和时代特点,抓好青年工作,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余敏斌副书记谈了三点学习体会。一是要扎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大思政课教师引育力度,加强思政课教研室建设,进一步夯实“大思政”工作格局,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各个环节。二是要努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强、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三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继续推动团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探索基层团组织建设新思路新模式,服务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中心工作。

刘济科副校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接下来,要做好深入贯彻落实: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育人水平,形成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水平,扎实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在交流发言环节,李善民副校长、兰平副校长、杨东华副校长、王雪华副校长分别结合工作实际谈了学习体会。

文稿终审:党委宣传部 黄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