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6月29日电(记者蒋静)6月24日,我校党委常委会在韶关市乐昌市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工作。会议由校党委书记陈春声主持。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松,党委常委及其他校领导参加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列席会议。
专题研究会议现场(来源:党委宣传部 孙琛摄)
陈春声书记首先传达了《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 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文件精神,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随后,带领与会人员学习了人民日报文章《大思政课,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推动贯彻“大思政课”理念的重要讲话,以及总书记对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课”,讲好用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激活社会“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大能量”,激发广大青少年立志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殷殷嘱托、拳拳期待。
刘济科副校长围绕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课程育人效果作重点发言。刘济科总结了学校在着力推进思政课建设机制、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教师队伍等方面创优以及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方面的举措,针对巡视反馈问题一一汇报了整改进展,提出了后续将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两减三增三提升”,在逐步减小思政课教学班级规模、实施思政课教学水平提升工程、持续加强思政课一流课程建设、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协同建设方面持续努力。
王帆校长助理围绕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作重点发言。王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学院思政课队伍建设现状,汇报了目前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后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培育的举措,以及下一步要重点推进的工作。
随后,与会校领导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围绕如何加强新进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加大力度建设精品思政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高松校长指出,学校高度重视推进思政课建设。近年来,学校在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花了大力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还需要在以下方面持续努力:一是要进一步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将工作重心从扩大规模逐步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二是要进一步抓好思政课一流课程建设。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联动发力,整合团队力量和资源,凝练课程特色,切实做好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育人效果。三是要进一步建好用好“大思政课”。推动思政课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切实发挥“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作用,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
陈春声书记在研究总结中指出,思政课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办好思政课,要心怀“国之大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对思政课建设的各项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切实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和“传帮带”作用,抓好教师培训,帮助新教师提高思想水平和教学水平,尽快把他们培养成合格教师、培育成优秀教师,引导他们不断追求卓越,努力做“大先生”。三是要切实抓好思政课一流课程建设。尽快把思政课教学班级规模降下来,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研究,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形成中大思政课品牌,提升中大思政课的影响力。四是要善用“大思政课”增强育人实效。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统筹管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学生立志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稿终审:党委宣传部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