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动态

首页 > 一线动态 > 正文

第五期全国西方文献修复技术培训班在中山大学开班

稿件来源:图书馆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11-09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邱蔚晴、张怡)11月6日上午,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图书馆承办的“第五期全国西方文献修复技术培训班”开班仪式在中山大学图书馆举行。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等单位的30名学员将在中山大学图书馆进行为期四周的西文古籍修复学习。开班仪式由中山大学图书馆文献与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邱蔚晴主持,中山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林明、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中山大学传习所导师肖晓梅、学员代表吴石玉(四川省图书馆)分别致辞。


第五期全国西方文献修复技术培训班全体人员合影

林明常务副馆长向培训班全体学员致以诚挚的欢迎,转达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领导的问候和希望。他指出,学习西方古籍文献的发展历史和修复技术应了解文献在西方历史与社会生活中地位与作用,充分认识文献相关要素和结构中间的联系,达到融会贯通。三年疫情过去,西方文献修复培训班再次在中山大学图书馆举办,适逢中山大学99周年校庆,希望中山大学美丽的校园、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培训班所学一样,给学员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肖晓梅导师表示,中山大学西文古籍修复培训工作已有十余年,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一贯保持优良的学风,本次培训班期间中山大学图书馆的修复师们也将一如既往与全体学员交流所学。她指出,本次培训班虽然是西文修复初级班,但学员之中不乏中文古籍修复经验丰富的修复能手,希望大家教学相长,都能有所收获,并对不同层次的学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殷切期望。

来自四川省图书馆的吴石玉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吴石玉深情回顾了自己曾经在中山大学学习古籍修复的经历,认为有三个“度”将贯穿培训班的始终,即中西方文化传承的高度、理论技艺学习的深度、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温度,建议大家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并用中山大学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与全体学员共勉。

开班仪式结束后全体学员参观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人文库、特藏厅和珍藏馆,与特藏部馆员进行交流,了解中山大学特藏的特色以及保存保藏情况。

全体学员参观中山大学图书馆学人文库

本次培训班由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林明、肖晓梅主讲,邀请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部主任万群研究馆员、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春辉教授、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张欢研究馆员、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教研室主任周旖副教授、中山大学图书馆邱嘉怡、杨利丽作为授课教师。课程内容包括西文古籍的基础知识、西文图书修复实践基础知识、古籍修复词汇规范、纸质文物保存装具材料、文献修复用纸的选择、修复与保护学科前沿论题、湿拓画历史源流与制作方法、纸张修复粘合剂的类型和选择使用、西文图书样书制作和西文古籍修复实践等。

文稿终审:图书馆 何文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