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谭红梅、于越)为提高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普及率,扎实推进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和社区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和市民的生命安全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12月13日至17日,深圳市第六期AED项目初级救护员培训活动在中山大学医学院急救培训基地举办。
本次培训活动为期五天,由深圳市急救中心主办,城安智慧传播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承办,中山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协办,来自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以及深圳市企事业单位、光明区附近街道和学校共计500余名学员参训。培训活动由中山大学医学院急救教育培训办公室主任谭红梅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丁小球致辞。他表示,我国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仅为1%,推广急救医疗常识专题培训及医疗急救演练活动,提升全民急救意识和技能,将院外和院内急救进行紧密结合,打通急救“生命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作为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省级协作组组长单位、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基地,中山大学医学院全面推进急救知识技能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普及公众急救知识,提高应急救护能力,希望为推动深圳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丁小球书记致辞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讲解+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现场急救四步法(安全评估、伤患识别、对外呼救、现场施救)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AED使用),从心脏骤停的判断、心肺复苏的操作顺序、按压位置、按压频率、按压深度、力度、姿势,及有效人工呼吸要领,指导大家如何把握住“黄金时间”进行有效急救。此外,还讲解气管异物、外伤急救、紧急翻身以及常见突发疾病(抽搐、中暑、低血糖等)的处理,最后再进行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
培训现场
高质量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中山大学医学院积极协助深圳市急救中心持续举办初级急救员培训活动,不断拓宽急救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和可持续能力,共同推动深圳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希望学员们在未来生活中若遇到他人心脏骤停、气管异物等危急情况时,能勇于挺身而出,让急救培训活动更具意义。
中山大学医学院鲁潘婷老师表示:“本次急救培训,我感觉收获良多。老师的生动讲解让我记住了很多急救相关知识,现场实操演练也给了我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
玉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李金蔓表示:“本次急救培训从理论讲解再到实际操作,从急救四步法,再到心肺复苏实际操作。希望以后遇到突发情况,我可以保持镇定,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对伤者实施救助,挽救生命。”
文稿终审:医学院 丁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