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吉伟)7月14日,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在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正式揭牌。该小院由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与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导,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州人民政府联合共建。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程月华、科技小院负责人陈昊副教授等学院领导及专家学者,大理州有关部门领导,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林春鸿董事长,中国农业大学、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项目专员李健强教授,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正雄教授等出席揭牌仪式。
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外貌
程月华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中山大学及农学院在抗战迁徙办学的烽火年代和扶贫攻坚的建设时期,与云南人民守望相助的特殊情谊。他表示,学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发挥学科特长,加强与兄弟单位的合作,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希望科技小院成为科技创新和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同时,还能支撑地方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转型,实现洱海生态环境的持久保护,不断改善当地人民生活。
林春鸿表示,科技小院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式揭牌后要朝着“产业发展、共同致富”“生态保护、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三个目标建设发展。他勉励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力军,为创造美好生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赵正雄表示,绿色植保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中不可或缺,期待科技小院能够有效利用其独特优势,通过加强与不同领域的合作,在推动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促进洱海生态系统恢复方面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程月华、林春鸿、赵正雄、李健强共同为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揭牌。林春鸿为科技小院指导专家颁发聘书。大理州农业农村局杜伟副局长、大理州科学技术局黄际坚副局长共同为科技小院首批执行专家颁发聘书。程月华为云南大学研究生车怡娇颁发科技小院首届学生院长任命书。
参加仪式部分人员合影
自2023年7月绿色防控科技小院选址、装修完成后,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与武大绿洲公司分别委派研究生与技术人员入驻小院,针对环湖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开展多项研究和试验。截至目前,15位指导专家、12名学生已在科技小院驻扎320天。期间,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陈昊副教授团队在当地开展了羊肚菌-蔬菜轮作长期定位监测试验,利用羊肚菌市场价格高、利用土壤养分效率高等特点,探索减少洱海流域面源污染和开发高值农业的经营模式。目前,团队已经成功种植一季羊肚菌和蔬菜,羊肚菌产量达到亩产约750公斤,正在继续探索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路径。
“洱海绿色防控科技小院”是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以服务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作物绿色高值模式转型为宗旨,以构建洱海绿色综合防控新体系、推动大理本土主要作物的全程绿色防控实践、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增加农民的收入等为目标,在洱海之滨建设的第一个科技小院,将为洱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做出中大贡献。
文稿终审:程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