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郭涟涟)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山大学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创新研究院”)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地方低空经济建设发展”为主题举办学科交叉研讨会。会议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以下简称“电子五所”)王勇、我校科学研究院横向处副处长刘薇,先进技术研究院综合处副处长、集成电路学院方文啸教授与会指导。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系统学院”)党委黄勇平书记,创新研究院、系统学院院长陈洪波教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陈翔教授,智能工程学院谭晓军教授,航空航天学院丁延卫教授,创新研究院、系统学院副院长庄学彬副教授,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郭涟涟,以及智能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会由陈洪波主持。
陈洪波对王勇一行的来访以及学校职能部门和兄弟院系代表的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希望研讨会能促进各方在服务地方低空经济建设发展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王勇介绍了此次调研交流会的背景。他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前沿,正以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社会影响,逐步改写未来的发展蓝图。希望通过双方深入交流,优势互补,后续在空地一体化协同创新、低空经济相关领域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
电子五所整机研究院新业务发展部副主任李骞对电子五所相关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电子五所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机构,始终坚持“支撑政府的专业智库、服务产业的科技平台、提升质量的权威机构”的发展定位,从顶层设计、技术支撑、平台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为广东省低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系统学院副院长庄学彬介绍了系统学院和创新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包括成立背景、发展历程、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实验室平台等相关情况。庄学彬重点从感知、导航、控制、调度与规划等方面介绍了空天智能无人系统团队的相关科研成果,希望后续加强与工信五所和优势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
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古博教授对智能工程学院相关情况和飞行稳定性测试大装置建设进行了简要介绍。他指出,飞行器低空飞行,尤其是在强风、强雨、强干扰等极端复杂环境下的飞行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建设复杂环境飞行器飞行稳定性测试大装置有利于飞行器低空飞行试验验证,能够在地空协同测试、虚实协同测试等方面助力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航空航天学院教授卢镇波对航空航天学院相关情况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介绍。卢教授指出,eVTOL是城市空中交通绿色革命的一部分,势必会带动一个全新的万亿级产业。广东省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攻克 eVTOL结构、动力和控制核心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随后,双方围绕低空经济行业发展现状、技术路径、技术攻关难点、各学科发挥作用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先进技术研究院综合处副处长、集成电路学院方文啸教授表示,先进技术研究院将主动谋划,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学校相关学院与电子五所的深入合作,共同服务好地方低空经济建设发展。科学研究院横向处刘薇副处长表示,希望双方加强借鉴交流,持续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
陈洪波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效。他指出,通过专题报告和座谈交流,促进了跨学科思维的碰撞,拓宽了学科视角,后续要进一步与电子五所加深交流合作,以“十五五”低空经济发展规划为牵引,积极主动推进双方在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方面走深走实。
交流访问期间,与会专家代表参观了学院部分科研实验室,并围绕具体技术展开了讨论。
文稿终审:黄勇平、陈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