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梁政) 在近期举办的广东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男子甲组)决赛中,中山大学足球队(男子甲组)打破了队史在1985年、1999年、2022年获得三次季军的“魔咒”,力克2024年全国冠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队史首次夺桂冠!在冠军奖杯上首次刻上“中山大学”的名字!
捧杯时刻
坚实后盾:从顶层设计到暖心护航
冠军的炼成,离不开学校强大的系统性支撑,为队员们扫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地驰骋绿茵。
中山大学始终将校园足球发展置于重要位置,在场地设施、训练装备、出行交通、医疗保障、乃至学业协调等各方面,都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确保这支由三校区五校园学生组成的球队,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与比赛。决赛当天,体育部还组织了师生百余人助威团到赛场加油鼓劲。
“要感谢学校对体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和体育部对我们足球队的大力支持!” 球队主教练李俊在赛后第一时间说。
冠军沃土:蓬勃发展的校园足球生态
这座冠军植根于中大深厚校园足球沃土之上,是对多年来中山大学致力于营造浓厚足球氛围、推动校园足球普及发展的最好回馈。
完善的竞赛体系。中大校园内,各大院系内部组织的“院系杯”、中大足协组织的“逸仙杯”“康乐杯”“新生杯”等各级别足球赛事如火如荼。这些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赛事,不仅点燃了普通学生的足球热情,营造了火热的校园足球氛围,更成为校队发掘和选拔优秀苗子的重要平台。
校园足球普及
多元的足球文化。足球在中大,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日常的足球选修课到各项足球活动如足协组织的培训、观赛活动,乃至教工队、校友队组织的比赛,足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位中大人参与其中,感受运动的快乐和团队的力量。去年盛夏,正是在各方校友的协调组织下,身着白衣的中大队员们踏上贵州“村超”赛场,感受民间足球的热情,也传播着中大足球的精神,成为中大足球文化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生动体现。
台前幕下:夺冠背后是无数个日夜
中山大学男子甲组足球队由来自三校区五校园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组成,涵盖文、理、医、工等多学科领域。学业是他们的主战场,绿茵场亦是他们的坚守。由于球队周中无法组织队员跨校区集中训练,队员们每周中段都要自觉打卡八公里体能拉练以及力量训练,而到了周末,队员们就需要跨越粤港澳大湾区近100公里的空间阻隔,齐聚东校园训练场进行日均三小时以上的高强度技战术打磨。不仅如此,每一个长假如清明、五一、国庆等都被绿茵场所占满。球队教练赵歆翟动情地说:“队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能够兼顾学业和训练,实在不容易!”
这份自律与坚持,正是“体教融合”在中大的最佳诠释。一次次风雨无阻的奔赴,是他们对“中大足球”共同的承诺,更是学校有效组织的体现。
精彩瞬间
此次夺冠的道路并不如队员的笑容那般轻松。本届大运会伊始,中大男足队便面临主力阵容新老交替的严峻挑战:队员不乏毕业生,需一边完成毕业答辩,一边准备大运会。在大运会首场比赛中,队长和副队长就因答辩缺席。在提及获胜关键时,来自中山医学院2023级本科生的主力中后卫郭嚞毫不犹豫地说:“最重要的就是团结!”
足球的传递,也是队员们彼此间的信任传递,这份相信与执着,让队员们从训练场自信走向比赛场,从台下昂首登上领奖台。球队教练何登友表示:“希望球队将中大足球精神作为一种传承,一直保持下去。”
尽管夺冠,但是中大足球队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两位即将毕业的老队员很有感触。物理学院2021级博士生马剑涛说:“今年大运会的冠军是对大家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希望他们在下半年的省长杯再夺桂冠!”
“历经七年九届的征战,我们终于迎来了这座来之不易的冠军奖杯。这不仅是一次胜利,更是对我们多年来坚持和努力的最好回报。希望这份荣誉能激励更多同学投身校园体育,感受团队的力量和足球的魅力。”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2级硕士生邹黎威说。
这座冠军属于每一位热爱足球的中大人,呼唤着更多中大学子踏上绿茵场,书写你在中大的足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