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陈屿楹)10月16日,由中山大学校友会、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山大学校友终身学习计划”暨“2025年校友返校日名师大讲堂”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梁銶琚堂举办,近700名校友、嘉宾及师生参加。

会议现场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琪在致辞中表示,终身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更是中大人“笃行不怠”的精神底色,学校将持续整合顶尖资源,分享前沿智慧,助力校友终身成长、持续发展,构建“母校—校友”融合发展共同体,让母校成为校友永远的“加油站”。她说,2025年是中山大学开办继续教育100周年,学校已发展成为立足湾区、辐射全国的非学历教育人才培养高地,百年继续教育的辉煌,是学校与校友双向奔赴、共同铸就的成果。她期待广大校友与母校携手同行,在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中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在“名师大讲堂”环节,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院长陈春声教授作《岭南文化传承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专题报告,深入剖析了岭南文化的内在脉络与当代价值,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剖析文化融合在区域协同中的“纽带作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教授以《人工智能驱动医工融合,引领医疗事业创新发展》为题,系统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前沿应用与临床实践,生动描绘了智能医疗未来的发展图景。香港大学巴曙松教授围绕《用好香港资本市场,促进中国金融开放与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展开分享,深入剖析香港资本市场在中国金融开放中的独特定位与优势,提出应善用香港链接全球资本的功能,推动实体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本次活动是学校服务校友、支持校友“终身成长、持续发展”的有力实践。“中山大学校友终身学习计划”依托学校教学科研特色和资源优势,多维度、全方位、持续地为校友服务赋能,进一步密切校友和母校的联系,增强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