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3月18日电(通讯员崔佳欣、谢金华)“国内疫情防控压力增大,广州市卫生健康委请求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好派出志愿队支援准备。”3月16日上午,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范瑞泉接到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的紧急电话。疫情就是命令!学院党委紧急行动,招募志愿者、准备抗疫物资…,两小时内即完成32名志愿者的招募。
成立临时党支部,让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
本次驰援广州抗疫志愿服务队的组建过程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同志带头请战,报名的32名同学中,有党员18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10人,医学统计系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顾菁教授主动请缨担任志愿服务队的领队。为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院党委决定在志愿服务队中成立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在临时党支部中,党支部书记杨嘉璐同学是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党支部书记,该支部是2021年学校党委组织部样板党支部建设支部之一;党支部副书记李雪琪是中山大学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20年到云南澄江支教一年,期间担任澄江支教分队队长。
成立临时党支部(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召开誓师大会,做好思想动员和业务培训
3月16日下午,学院组织召开“支援广州市抗疫志愿服务队誓师动员培训大会”。学院院长夏敏教授、学院党委书记范瑞泉同志、党委副书记王燕芳同志、顾菁教授、陈维清教授、林华亮教授、团委书记谢金华老师、杜志成老师及全体志愿者参加会议。会议由王燕芳副书记主持。谢金华老师介绍了本次抗疫志愿服务基本情况。
左图:党委副书记王燕芳同志主持会议;右图:团委书记谢金华老师介绍基本情况(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夏敏院长作动员讲话,他指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对志愿者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牢政治责任,发挥抗疫志愿服务队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增强抗疫志愿服务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传承中山大学红色基因,展现中大学子的风采。二是结合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肩负起护卫人民健康的职责,在志愿服务中展现中大公卫人的专业与担当。三是服从组织安排,严密工作纪律,严格队伍管理,强化应急准备,规范工作机制,展现中大公卫人冲锋在前、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精神面貌,同时切实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公众。
夏敏院长作动员讲话(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陈维清教授为志愿者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技术培训。杜志成老师结合自身两次参加国家抗疫信息组的工作经历,为志愿者们进行数据分析业务培训。
左图:陈维清教授进行流调培训;右图:杜志成老师进行数据分析业务培训(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领队顾菁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作为领队任务光荣,责任重大,一定不负学院党委的重托,完成好此次带队任务。同时她希望志愿者们运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积极思考、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临时党支部书记杨嘉璐同学代表全体志愿者表态发言,她表示守护大众健康是公卫学子的使命和担当,作为公卫的研究生和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冲锋在前,一定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用铁的纪律和过硬的技能做好本次抗疫志愿服务,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左图:领队顾菁教授发言;右图:临时党支部书记杨嘉璐发言(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范瑞泉书记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公共卫生学院培养的是人类健康的卫士,抗疫就是公卫人的战场,学得怎么样应该到抗疫一线去检验,在抗疫一线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体悟公共卫生专业的魅力。他希望同学们要提高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将自己平时所学用到抗疫战场上,展现中大公卫人的品质和战斗力,让青春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同时要求同学们在行动中一定要严守纪律,确保安全,期待同学们平安凯旋!
范瑞泉书记作总结讲话(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连夜出征,通宵工作
“疫情防控任务很重,能否现在就派一批志愿者过来?”3月16日晚上8:53分,学院党委书记范瑞泉接到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的紧急电话。晚上9:00,在微信群里,征集第一批前往的通知发出,领队顾菁教授和临时党支部书记杨嘉璐同学首先响应。
“打好三针疫苗的先过去”,领队顾菁教授镇定而专业地指挥着。晚上9:00发出征集通知,9:50夏敏院长亲自到北校园东门送第一批志愿者出征,11:08分办完入住马上接受工作培训,明确工作任务,通宵投入到抗疫志愿工作中,公卫志愿者们就这样开始了抗疫的工作。
志愿服务队微信工作群截图(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夏敏院长为志愿服务队员送行(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张周斌书记向志愿者们介绍工作任务(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志愿者们参加工作培训(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志愿者们通宵投入工作(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第二批志愿服务队17名队员也于3月17日早晨8点准时出发,奔赴抗疫一线。
志愿服务队合影(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文稿终审:公共卫生学院 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