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动态

首页 > 一线动态 > 正文

集聚中大农学智慧,助力抗战办学老区——农学院赴梅州市五华县开展乡村振兴活动

稿件来源:农学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夏瑛 发布日期:2022-06-11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6月11电(通讯员刘兴基)近日,我校农学院在党总支的精心策划和地方领导的大力配合下,党总支副书记胡罡、院长助理陈景光和多位专业教师一行,结合赴梅州市招生宣传,以学院设在五华县的乡村振兴工作站为平台,前往岐岭镇办学旧址、皇华中学,五华县蔬菜产业基地、长乐烧酒业公司等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并为皇华中学的师生送去现代农学前沿科普讲座,全面助力老区乡村振兴。


梅州市五华县是原中央苏区县、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也是中山大学农学院抗战迁徙办学点之一。农学院复办后,就始终关心五华县的“三农”与教育发展,积极探索开展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2021年12月,学院在岐岭镇设立了“五华县乡村振兴工作站”,作为常设联络机构,长期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工作。

科技助力,推动梅州“菜篮子工程”建设

针对五华县蔬菜产业园预制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地方特色蔬菜产品技术问题,院长助理、平台建设中心副主任陈景光老师,研究果蔬育种与营养的孙宇飞老师、谢若瀚老师,研究食品营养与安全的梁栋老师等,走访公司基地进行调研座谈。老师们将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结合学科专业知识与科研经验,给出可行建议与提升方案,供公司参考;并将与公司保持动态联络,努力推动梅州市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做大做强。近日,农学院参加全国部分高校智慧农业竞赛的师生已将梅州市“菜篮子”工程的产品质量溯源等问题列为参赛项目,正在着手推动研究。

在广东汉光超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五华县蔬菜产业园座谈交流(来源:农学院)

赓续红色血脉,共建抗战办学旧址

农学院一行来到岐岭镇荣福村,与歧岭镇党政部门、驻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领导进行了座谈。大家共商政府、学校、村镇和企业四方联动合作,在乡村振兴工作站的框架下,设立“科技小院”服务平台的动议,这一设想得到地方领导的赞同与响应。学院将根据办学旧址修缮开发工程进度,组织师生利用节假期深入岐岭镇生产一线,在持续开展红色传统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同时,深入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教研学实践,助力抗战办学老区建成红色传统教育、劳动教育和科教推广基地,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当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座谈结束后,调研组一行来到位于岐岭镇荣福村的农学院抗战办学旧址涂屋和新苏屋,了解办学旧址修缮工程进展和开发利用规划情况。歧岭镇镇长魏冠东、荣福村村委会书记孔伟星等介绍镇村两级一年多来的发展变化,以及旧址保护、修缮、宣传与开发情况。双方冒雨实地研讨了以两处办学旧址为核心,建立完善红色传统教育、劳动教育和科教研学推广基地的规划。

新苏屋旧址工地合影(来源:农学院)

随后,调查组调研了荣福村的水稻、玉米生长情况。农学院总支副书记胡罡表示将不定期组织师生深入岐岭镇,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调研生产实际需求,推广现代实用技术,把新思想、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带回老区、回馈老区。

关注民生企业,推动地方酒业升级

农学院一行来到长乐烧酒业公司,就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共同攻关解决米香型白酒苦味去除、青梅酒产品低糖化研究、日式清酒开发等技术问题,进行调研和座谈。

长乐烧酒业酿酒区域调研(来源:农学院)

在酒业公司领导的引导下,学院老师们认真参观、详细咨询了长乐烧酒业生产设备、工艺与流程,并针对公司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梁栋老师从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安全监管、产品品质提升等方面提出系统建议,并对一些存疑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讲解,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助力长乐烧酒业公司发展。

智力下乡,提升皇华中学办学水平

农学院孙宇飞副教授一行专程赴皇华中学开展讲座和交流座谈。谢若瀚助理教授以“番茄的胜利——起源、驯化和未来”为主题,给师生送上一堂精彩的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科普讲座,开拓了同学们视野,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农学、生命科学兴趣,也让同学们提前感受到中山大学的学术魅力。

皇华中学科普讲座(来源:农学院)

通过本次到五华乡村振兴工作站的系列走访调研、交流洽谈,进一步加深了农学院和梅州五华县在科技、文化、产业、教育方面的合作。未来,农学院将立足于自身的学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的需求,进一步汇聚各方力量,逐步补齐五华县创新人才短缺、技术积累薄弱和办学水平滞后等短板,促进现代农业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力推动五华县乡村振兴。

文稿终审:农学院 程月华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