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动态

首页 > 一线动态 > 正文

九三学社省直中山大学第一基层委员会举办中青年多学科学术前沿交流会

稿件来源:党委统战部 编辑:王冬梅 审核:夏瑛 发布日期:2022-06-17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6月17日电(通讯员吕树申)6月10日下午,为传承和发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结合“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学习贯彻学校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社员之间的交叉学科交流和科研合作,九三学社省直中山大学第一基层委员会(以下简称“基层委员会”)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举办2022年第一期中青年多学科学术前沿交流会。会议由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吕树申主持,学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黄丽华出席座谈会,共35名社员参加了交流会。


学术前沿交流会现场(来源:党委统战部)

黄丽华副部长首先肯定了本次交流会研讨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积极意义。她指出,本次交流会邀请多学科专家聚焦国家双碳政策和科技发展卡脖子问题等前沿问题,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科研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也是贯彻落实2022年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她强调,要发挥统一战线成员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在引领科技创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统一战线的力量。

随后,三位社员代表依次作了学术报告。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永章教授作了题为《碳中和政治经济学》的报告,他系统地从国际层面共识、大国的经济利益、碳中和战略等方面介绍了碳中和的政治共识、科学共识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关系,阐明了碳达峰、碳中和将从技术、产业、投资、能源安全、地缘政治等领域改变世界格局,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竞争高地。

大气科学学院韩永教授作了题为《双碳与空间大气物理学》的报告,他从双碳背景与国际进程、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与机遇等开始介绍,表明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需要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来看待双碳问题,并详细介绍了空间大气物理学在双碳中的作用、尤其是云微物理参数对闪电发生的控制作用。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衡益教授作了题为《大规模能源环境高性能计算》的报告,他从应用数学与典型工程软件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基于超算的我国科技发展卡脖子问题;从大气科学、工程热物理及化学工程等交叉学科领域中的数学基础与工程应用角度,介绍了大规模反演问题的研究进展。

三位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讲解精彩生动,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向参会人员解说了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展现了九三学社社员的科技创新精神与严谨治学的学者风采。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效果良好。社员们纷纷表示,今后要继续在教学科研战线上,立足本职岗位,关注交叉学科合作研究,主动担当作为,做好育人与科研,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稿终审:党委统战部 吕雅璐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