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动态

首页 > 一线动态 > 正文

附属第五医院党委与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开展医工交叉融合座谈会

稿件来源:附属第五医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满意 发布日期:2023-02-25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2月25日电(通讯员张嘉斌)为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拓展医工学科交叉融合,2月22日,我校附属第五医院党委与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举行党建引领下的医工学科交叉融合交流座谈会,就如何促进医工融合发展,解决学科和临床实际问题做了充分讨论。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靳祥鹏、副院长虞志益、党委副书记王昕,附属第五医院党委书记苗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康富,副院长苏中振、副院长肖非等院领导和医院、学院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交流座谈会现场

会上,苗伟书记在介绍了医院近年来发展情况。他指出,医院高度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医工交叉更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新模式。他强调,双方在发展理念上高度契合,在学科优势上互利互补,希望双方以开放共赢为目的,深入交流合作,探索解决医疗行业重大问题,实现重大医疗技术新突破,打造医工合作的前沿阵地,更好服务社会,服务大湾区人民群众。

靳祥鹏书记详细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他强调,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四年来,秉承“红色微电”“专业微电”“高效微电”理念,大力培养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的学科创新人才,不断构建国家及省部级平台。他表示,探索医工合作新模式是深入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应时之举。期待双方通过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早日形成创新成果,共同为医院及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虞志益副院长希望双方以本次座谈交流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以便找准医工融合的切入点和契合点,将学院在传感、通信、电路主要定位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医院神经科学、脑科学等学科中,不断激发医院与学院间医工融合新活力,造福更多患者。

随后,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柯晴青教授、赵毓斌副教授、冀晓斌副教授、黄展锋助理教授等分别介绍了光声成像技术及应用、室内定位系统和无线感知、智能巡航软体机器人、软体可穿戴智能触觉反馈装置、新型人造器官、智能软体医疗植入芯片、红外成像等技术及研究进展。

附属第五医院苏中振副院长、肖非副院长、庞鹏飞院长助理、李绍林主任医师、刘飞主任医师、毕方方主任医师、李丹研究员、陈守登研究员、何祎副研究员等围绕临床业务工作,现阶段已开展的研究项目等做了介绍,并从临床应用角度出发对可穿戴设备、光电成像、无线感知等技术在超声医学、放射诊断、血管介入、减压病预防、肿瘤治疗等方向的合作与学院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双方就学科交叉融合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学生兴趣培养等方面做了深入交流,以更好地培养具备强大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和创造力,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才。

文稿终审:附属第五医院 苗伟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