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动态

首页 > 一线动态 > 正文

中山医学院赴陈心陶纪念地和初心学堂开展纪念活动暨科普活动

稿件来源:中山医学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4-08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4月8日电(通讯员刘梦圆)3月30日,中山医学院党委组织8个师生党支部赴陈心陶纪念地和初心学堂,开展清明节“缅怀先贤,传承精神”纪念活动暨“同一健康,大美南山”科普活动。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主任吴忠道教授,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邓凯教授,中山医学院医学教学中心副主任、党委委员吕志跃教授,南山镇委党校、镇卫健办、镇宣文旅办、镇教育指导中心、六和小学以及中山医学院师生350多人参加了科普活动。


缅怀先贤,坚定信念,弘扬科学家精神

当天上午,中山医学院师生一行赴陈心陶纪念地开展清明祭扫活动。邓凯教授主持仪式,号召师生们弘扬陈心陶教授胸怀祖国、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的召唤,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吴忠道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陈心陶教授求学、任教、领衔血吸虫病防治的光辉人生历程。他指出,纪念陈心陶教授就是要感悟他的伟大情怀、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优秀的人民教师。

师生们在陈心陶纪念地合影留念

随后,师生们一起走进广东省首座以血吸虫病防治为主题的纪念馆——初心学堂,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吕志跃教授为师生们导览参观。吕教授介绍了初心学堂的建立背景和意义,并结合自身从事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实践经历,生动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陈心陶教授深入疫区探究防治血吸虫病方法,三水人民参与血防运动,最终在党员群众的同心协力下消灭血吸虫病的历史故事。这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胜信心。

初心学堂前重温初心


同一健康,大美南山,我为群众办实事

当天下午,中山医学院科普南山行团队分为四组走进南山镇的校园、社区、机关、村居,开展“同一健康 大美南山”科普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播下科学的种子,成就更多可能

六和小学图书馆科普现场

在六和小学图书馆,中山医学院副教授吴瑜以《携手共建无蚊社区》为题,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吴瑜老师讲述了蚊子的生活史、发育期各种形态、行为习惯,展示了中山大学蚊子工厂的前沿科学研究工作和如何构建无蚊社区的一系列措施,让学生赞叹不已!吴瑜老师带到现场的活体蚊子幼虫、蛹和成蚊,展示了蚊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让学生兴致盎然,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和兴趣。

陈剑煌老师进行了名为《病“虫”口入》的肠道寄生虫病防治科普讲座,科普幻灯片精美绝伦,创意十足,设计巧妙,图文并茂展示了人类口腹之欲以及猎奇心理导致寄生虫趁机侵入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将培养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理念深深植入小朋友们心中。

名医走近群众,梳理疑难杂症

在南山镇党群服务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医师蒋玮莹教授以《常见遗传疾病防治》为题,开展了一场暖心的健康科普讲座。蒋玮莹教授结合大量临床经验,深入浅出地普及了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等各类遗传病的机理与临床表现。互动环节,蒋教授细心聆听群众的问题,悉心查体,耐心地答疑解惑,从治未病的角度指导群众如何进行健康自我管理,赢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

蒋玮莹教授主讲《常见遗传疾病防治》

掌握一个技能,惠及千家万户

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标本馆的伍慧勤老师以《紧“急”情况,“救”在身边——常用应急救护技术》为题进行健康科普讲座。伍老师介绍了气道异物梗阻和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王亚琼老师亲自做模特配合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操演练。在应急救援实操演练环节,20位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老师分组指导,来自南山镇八十多名机关干部踊跃参与演练。培训结束,大部分学员已经基本掌握了急救要领和手法,学到了急救技能。

伍慧勤老师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无蚊社区”

在南山镇初心学堂社区,中山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生物安全系郑小英教授、张东京副教授,广州市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严子锵主任医师等调研组一行来到初心学堂周边村庄,深入开展蚊媒本底调查、蚊媒采集与鉴定等相关工作,为南山镇建设“无蚊社区”提供实验数据支撑。调研组先后选取各村多处易生长蚊虫的水体进行仔细搜寻、探查,根据初心学堂周边村庄蚊媒分布情况制定蚊媒综合防制方案,切实解决蚊虫滋扰这个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蚊媒调研组师生在检查不同类型蚊虫孳生地

本次活动是中山医学院与南山镇党建共建年度工作计划之一,接下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党建共建工作,发挥陈心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铸魂育人作用,积极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文稿终审:中山医学院 张琪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