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4月24日电(通讯员李灿权、周霞)4月19日晚,中山大学医学院与附属第七医院共同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山医学院王庭槐教授,为两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世界医学教育发展和新医科建设》的“卓越教学”主题报告。报告会由医学院学生成长中心承办,两院师生近200人参加。报告会由医学院副院长田国宝教授主持。
医学院党委书记丁小球作开场致辞,他向大家介绍了王庭槐教授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尤其是王教授提出的中大医科“三早”教育理念,对于医学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他对王庭槐教授此行前来深圳校区开展“卓越教学”主题报告会表示衷心感谢。
报告会现场
王庭槐教授表示,医学院和附属第七医院的师生一起出席报告会,这样的安排非常有意义。医学教学改革与发展不能只有老师的参与,更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参与。只有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得到师生的的一致认同,医学教学改革与发展才能做的更好。
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王庭槐教授从医学教育发展现状、世界医学变革背景、世界医学变革等三个方面高度凝练地介绍了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指出由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的渴望与对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保障的需求,许多国家都在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同时也不断加大对医学教育的投入,积极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目前医学教育上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壁垒等仍未被打破,因此医学教育仍亟需改革与进步。王教授还介绍了目前世界多所著名医学院校关于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探索,给大家以启迪。
报告的第二部分是新医科建设的发展。王庭槐教授立足中国新时代的医学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家在医科教育发展方面的相关要求与部署,重点解读了《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国家大政方针,并指出新时代一流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各大医学院校深化医教协同,精确办学定位,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医科与理科、工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力新医科建设。并建议中山大学医学院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以及深圳校区以医工为主体的学科布局优势,充分思考,即刻行动,在新医科发展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与贡献。
报告会最后,现场师生向王庭槐教授提出了自己对于本次报告会内容的思考与疑问,王庭槐教授都给予了耐心回复与解答,师生收获颇丰。
师生提问
合影留念
医学院作为中山大学优势医科布局深圳的主体,在传承中大医科优良办学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与附属第五、六、七、八医院构建“五院联盟”,推动“双走进”(即临床医生走进讲台,基础老师走进临床),积极探索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目前已经构建起完善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了一流的基础与临床实验教学平台,为学院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学院通过与中山医学院等医科院系加强交流合作,包括邀请兄弟院系教学名师开展“卓越教学”主题报告、分享会等,不断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软实力。学院还积极瞄准新医科建设,与深圳校区布局的新工科院系合作,积极推动医工、医理等交叉融合,与智能工程学院联合成立“同创智慧医疗基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探索交叉融合发展。
文稿终审:医学院 丁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