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农学院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精神

稿件来源:农学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5-06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5月6日电(通讯员刘兴基)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山大学农学院的师生,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积极推进农学院在云南洱海的“科技小院”建设工作。


一周前赴云南大理协助落实学院“科技小院”选址的学院党委书记程月华和“科技小院”负责人陈昊副教授倍感振奋。

程月华书记表示,“科技小院”是涉农院校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和校情,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而探索出的卓有成效的育人模式。学院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知农爱农,兴农强国”的使命,将结合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积极践行“科技小院”的育人模式,引导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农业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陈昊副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为农学院持续推动科技小院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科技小院”建设者为榜样,以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主要依托,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工作中展现出中山大学农学院“科技小院”的风采。

农学院绿色防控教研室副主任、“乡村振兴工作站”站长周潇峰副教授表示,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深感自豪并备受鼓舞。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以培养知农爱农、有责任有担当的年轻学子为己任,鼓励他们深入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为乡村振兴奉献力量;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坚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信心和决心,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与创新,实现科研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与此同时,农学院的同学们以多种形式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并纷纷表达了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涉农院校学院同学们的殷切希望,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成为新时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创新型人才。

农学院自启动复办以来,始终关注全国农林院校“科技小院”建设进展。2021年以来,学院联手合作企业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先后四次赴大理洱海流域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调研学习由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牵头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工作。学院根据自身科研优势与地方综合治理需求,经过论证逐步形成了在那里共建“绿色防控科技小院”的构想。

农学院一行与武大绿洲林春鸿董事长(左三)合影

农学院与武大绿洲一行到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调研学习(左五为张福锁院士)

2022年9月22日,在“庆丰收、迎盛会”的丰收节庆祝大会上,谭金芳院长与林春鸿董事长分别代表农学院和武大绿洲签署了在云南大理古生村共建“绿色防控科技小院”的协议,共同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病媒生物绿色防控、建设有机茶园、改良金丝皇菊,助力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等方面的合作。

谭金芳院长与林春鸿董事长签署协议

此后,农学院加紧推进“科技小院”建设,组建了由谭金芳院长和林春鸿董事长任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拟于今年暑期正式启动,将助力当地生态综合治理,并推动资源利用与绿色防控专业硕士生的培养。

文稿终审:农学院 程月华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