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乡村振兴中大故事】李娴:化“被动”为“主动”,助力凤庆康复医疗

稿件来源:校工会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5-06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陈保瑜、罗毅)2022年7月至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疗中心主管康复治疗师李娴在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医疗康复医学科进行医疗帮扶。


李娴在凤庆“茶乡医话”节目中进行科普讲座

2022年7月1日开始,李娴作为中山大学第四批援滇医疗队成员,入驻凤庆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工作。在三个月的帮扶中,她通过“改观念、强专科、抓管理、重教学、建团队”等方式参与康复科的建设。

出发前中山大学动员会合影

早期预防,变“被动医疗”为“主动健康”

通过调研,李娴得知高海拔条件下的山地环境和高体力强度劳作方式,导致颈痛、腰痛、膝痛、肩痛等成为当地高发病症,且面临病程慢性化的问题,影响患病群众的身体功能、工作能力及经济收入。因此,改变当地居民的一些错误认知和行为,加强疾病预防及主动管理观念迫在眉睫。依托“王于领专家工作站”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肌骨疼痛与运动损伤康复科普工作室”的资源,李娴和康复科医生通过下乡义诊、疾病筛查、健康科普及筹备制作小画册、小视频、张贴画等贴近生活的方式,提高群众在颈肩腰腿痛的疾病预防及自我管理意识。此外,针对超过三个月慢性疼痛的患者,通过筛查是否存在疼痛放大、恐惧运动、疼痛中枢敏化性等社会心理问题,进行及早干预,减少疼痛带来的残疾和残损。

鉴于群众出现疼痛问题时,多寻求理疗、按摩等“被动”治疗的方式缓解一时之痛,李娴便从康复治疗的层面推广运动治疗,通过主动运动的方式增强躯体的稳定性及柔韧性,预防疼痛再发。针对老百姓主动健康意识薄弱的问题,李娴和同事们推进科普宣传教育,借助“王于领专家工作站”平台将科普系列讲解常态化,为未来在乡镇层面继续传播打下基础。

规范治疗,实现“家门口”康复

凤庆县人民医院康复科成立于2019年,康复治疗基础比较薄弱。李娴通过分析康复科住院患者3年多病案数据特征,总结出康复科“前十位”疾病病种,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脑血管意外等,病种特点跟当地环境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李娴指导并落实了科室“前十位疾病病种”中的颈痛、膝痛、肩痛及下腰痛的康复评估及治疗流程图,完善了操作流程,对常见问题的处理做了详细的介绍,对单病种的治疗组织了规范化培训。此外,通过带教查房、指导规范康复评估及治疗技术,拓展了临床诊疗思路,推广了循证治疗理念。在三个月的帮扶中,李娴累计门诊看诊215人次,教学查房27次,并针对科室的技术短板,开展了认知知觉功能、慢性疼痛社会心理学、经颅磁电刺激、虚拟现实交互上肢训练技术、SET悬吊训练等5项临床适宜新技术。为了提高危急重症团队抢救能力,李娴还组织开展了重症抢救应急演练和心电图知识培训等。

李娴与送锦旗患者家属合影

加强培训,教学相长

李娴在入住康复科工作后不久便意识到优质的人才资源、提高同事们的综合诊治能力是提高学科水平的“源头活水”。通过查阅科室开科以来前十大病种后,她以患者疾病为导向,组织进行了病种流程的制定,通过大课和小讲课结合的形式,在每周二开展科室业务学习,进行科室“前十大病种”规范化诊疗的专题培训。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也会结合病人的情况进行小讲课,加强对康复治疗技术的带教。

李娴开展小讲课

优化管理,增强活力

康复医学科与中医及疼痛科合并管理后,每个科室侧重方向不同,人员层级多样,科室下根据职能不同分为医疗组、康复治疗组、护理组三个组别。组别间沟通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效率都至关重要,李娴在帮扶期间推动建立了三个组别的交班、转介、患者病区沟通制度。

在康复治疗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李娴重新设计了工作时间表,增加了场地布局的专业性及地面指引,让患者主动参与康复治疗。同时,她还推动科室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循证医疗及科研双管齐下,促进可持续发展

到凤庆县工作一段时间后,李娴便观察到当地康复科腰痛患者居多,大多反复入院或进行门诊治疗,工作缺勤或终止工作的情况更为常见,腰痛患者多呈病程慢性化发展趋势。

有研究表明,慢性腰痛所致的残疾与个人因素、环境、文化息息相关。这让李娴心生好奇,凤庆县人民的个人因素、环境和文化,到底哪个因素在腰痛慢性化中起主要作用,或者它们对慢性腰痛的发病产生着怎样的影响。结合康复医学科近年来诊治的前十大疾病病种及凤庆当地的疾病谱,李娴一方面查阅文献治疗规范诊疗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中枢敏化、社会心理特质等的相关评估,分析当地患有慢性腰痛的居民是否存在中枢敏化、恐动等慢性下腰痛的症状。

后续李娴计划以慢性腰痛为切入点,分析凤庆县罹患下腰痛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该地区慢性腰痛患者的发病率、劳作方式以及中枢敏化情况,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这些调查和研究的结果将更好地惠及当地的百姓,从劳作方式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对慢性腰痛进行介入,减少当地慢性腰痛的发病率。目前,李娴已开展了题为“不同民族特征患者慢性下腰痛的社会心理学调查”,将为后续的干预及专科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开展巡回诊疗,惠及更多群众

澄江义诊活动

沧源县勐来乡义诊活动

耿马县人民医院医疗带教及授课活动

镇康县义诊活动

昌宁县人民医院康复科讲座

在帮扶期间,李娴跟随医疗队员一起进行了4次义诊及1次巡诊活动,来求诊的大部分为当地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患者。

回顾这3个月的工作,李娴表示,得益于学校、医院、科室给予的平台和机会,她在帮扶中提升了自我,结识了新的同仁和朋友,为祖国边疆的建设增添了一份力量。同时,她深感脱贫攻坚的硕果来之不易,需要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同心协力去守护。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