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5月17日电(通讯员徐朋)为进一步促进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和发展,奋力打造国内一流学科,5月6日,中山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规划研讨会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召开。
本次研讨会邀请第八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段广仁,第六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席裕庚,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李卓敏讲座教授黄捷,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刘德荣,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高福荣,第八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院长李少远教授,第八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苏宏业,第八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讲席教授夏元清,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阳春华教授与会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桂卫华通过线上视频致辞。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教授、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吴志刚教授、计算机学院肖侬教授、人工智能学院付昊桓教授、系统科学院与工程学院院长陈洪波教授、计算机学院张雨浓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谷德峰教授、管理学院夏俐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胡天江教授、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刘万泉教授、党委书记吴晓枫,以及部分学院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
首先,郑跃副校长致欢迎辞,对莅临会议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党的二十大要求“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从国家、时代的需要出发,在学科发展规划上创新路、探新道。他从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的谋篇布局、学科建设规划等方面,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办学经验和特色。他表示,此次研讨会为中山大学控制学科建设和发展搭建了一个深入交流和研讨的重要平台,希望中山大学与兄弟院校进一步加强交流、紧密合作、勇攀高峰;希望控制学科广泛汲取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下好制胜棋,以拔尖造峰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桂卫华教授通过线上视频致辞,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桂院士表示,中山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瞄准无人系统、人工智能、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方向,学科布局契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成长机遇;学院教师队伍起点高、年轻化,师资结构多元化,有力支撑学科发展;相信中山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定能发展成为控制领域的一流学科,在自动化领域为国家培养一批高水平、高层次人才,成为我国控制学科建设的重要成员之一。
桂卫华院士通过视频致辞
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刘万泉作学科发展规划报告,从学院发展历程、学科方向、师资团队、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目前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学院在学科建设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就未来学科发展提出了设想,并希望专家对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推动控制学科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刘万泉院长作学科发展报告
段广仁院士及各位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中山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近年来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并围绕战略目标、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在新时代学科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支持鼓励跨学科团队的培育和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打造学科特色,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学科。
最后,智能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晓枫对各位专家亲临会议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强党建在学科发展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助力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与会人员合影
文稿终审:智能工程学院 吴晓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