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乡村振兴中大故事】叶思康:邂逅凤庆,谱写情缘

稿件来源:校工会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5-21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陈保瑜、罗毅)2022年3月至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叶思康在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帮扶。


凤庆县为中山大学第四批医疗队颁发荣誉证书(左二为叶思康)

主动请缨,敢为人先

2013年起,中山大学开始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医疗帮扶是中山大学帮扶“组合拳”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通过选派专家“组团式”驻院帮扶等模式,对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文化“五位一体”精准持续对口帮扶,帮扶成绩斐然。

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叶思康积极申请赴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对口支援,和当地医院的同事们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工作,共同进步,热情周到地为当地群众提供就医服务。

左:叶思康主任与科室人员合影 右:叶思康主任在门诊

用情用力,倾情帮扶

叶思康是中山大学第四批长期派驻专家之一,2022年3月,他进驻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担任重症医学科挂职主任。在为期半年的工作中,叶思康对于凤庆重症医学科主要从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医疗救治等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支持,使群众就近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问题。工作中和科室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并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水平。帮扶期间,叶思康共完成门诊53余人次,查房112余人次,开展病案讨论18例,疑难病例会诊29余次,抢救危重病人43人次;开展新技术1项(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推进院内新技术新项目申报(经鼻高流量氧疗、床旁超声监测);期间成功救治多例农药、中草药、野生菌类中毒,以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尽最大的努力给予病人满意的治疗。同时,帮助凤医重症医学科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和规范,确定科室各个管理专员,加强与院内其他科室联系,制定会诊、转科等流程,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加强科室感染防控、护工管理、床旁POCT管理等。狠抓质量管理,提高了重症医学科CMI值(从2.53上升至3.26)、病床周转率(由47%提升至85%)、气管插管率,挖掘科室人员潜力,推进重症亚专科建设,例如心肺重症、神经重症、腹部、创伤重症及重症康复等。推进重症监护系统的上线使用,减轻了当地护理工作量,并且将重症评估量表整合,加强了ICU电子化信息化。

在教学方面,叶思康每周举办1次业务学习,带领科室医生学习本专业最新进展,针对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危重病进行病例讨论学习或邀请相关科室的专家开展专题讲课、疑难病会诊、查房带教。在院内对重症相关知识进行学术讲座23次,业务讲座培训人数420人次,将国内外领域的学科新进展带到医院,对于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做到言传身教并严格要求,通过典型病例的分析,帮助科室人员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帮扶期间,叶思康还积极促进科室之间交流,推动各科室对于相关病人诊疗更加精准、规范、流畅,有效改善了部分患者转科困难的情况。叶思康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及咨询,提高群众的健康知识及防病、治病的意识。帮助当地医务⼈员更新观念和诊疗技术,规范和提高当地的重症医学诊疗水平。

到各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义诊,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叶思康多次到鲁史镇、红塘村等村镇进行义诊,宣传健康知识,提升广大基层群众的健康意识。他还到周边县医院交流,在临沧市政协组织的边陲义诊活动中,帮助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ICU开展第一例 CRRT、血液灌流项目,并且帮助该医院建立新的血液净化医嘱单。与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昌宁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展交流,指导诊疗重症患者。

令人敬佩的是,叶思康会同其他派驻的医疗帮扶专家,捐赠在凤庆县的所有医疗绩效奖励,设立了中山大学医疗帮扶救助基金,用以救助当地贫困家庭中患有重大疾病人员。

叶思康在指导开展经皮气管切开术

叶思康深入指导当地医护人员学习开展经皮气管切开术。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是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之一,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好、护理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尤其适用于病情危重,呼吸困难及长期昏迷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患者,在ICU的人工气道建立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该技术的引进,提升了凤庆县人民医院的重症医疗学科水平。

叶思康在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

团结合作,谱写情缘

通过此次帮扶活动,叶思康了解到基层医疗单位存在的实际困难,农村居民对卫生健康知识的需求,要重视提高群众对⼀些常见疾病的认识,提供基本的健康指导。这半年来,他和当地医务⼈员同工作同生活,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与患者更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他们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给叶思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临别之际,叶思康深情地说,真诚地祝愿凤庆县发展得越来越好,凤庆人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安居乐业,越来越幸福。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