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王金娜、张芷玥)2023年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暨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天,南方海洋实验室与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共同举办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自然资源部珠海海洋中心、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协办。
开幕式合影
6月8日上午,伴随开场节目《星辰大海》的美妙歌声,主题宣传活动开幕式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顺利拉开帷幕。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徐仕政,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南方海洋实验室党委书记刘梅,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市海洋局局长梁宪明,以及自然资源部珠海海洋中心、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山大学涉海学院等有关负责人出席,来自社会各界的优秀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代表和青少年观众200余人参加。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珠海市海洋局局长梁宪明主持开幕式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开场节目《星辰大海》
现场观众
徐仕政副秘书长在活动致辞中表示,珠海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部署要求,持续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着力推进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奋力打造“海洋牧场”战略高地,着力建设深海养殖区、渔港经济区、渔光互补区、国家级海洋牧场“三区一场”,高质量构建以深海绿色养殖为核心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建立起以海洋旅游、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化工、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优势产业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珠海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得到不断提升。我市的成功离不开自然资源部珠海海洋中心、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山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也呼吁社会各界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凝聚成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
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徐仕政致辞
陈大可院士在致辞时指出,南方海洋实验室与市自然资源局共同举办海洋日活动,是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指示精神,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特色鲜明的海洋科普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走近海洋科学、感受海洋魅力,提升全民海洋意识,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他在致辞中表达了对珠海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鼎力支持的衷心感谢,同时特别感谢中山大学和各个涉海学院的紧密协作和共享共赢,以及各共建单位长期以来的精诚合作和携手并进。他提到,南方海洋实验室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国际前沿、国家战略、地方需求”三轮驱动,坚持“立足湾区、深耕南海、放眼全球”的基本定位,秉承“崇尚首创,力争最优”的发展理念,已在人才、团队、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打造了一批闪亮的科技成果。面向未来,实验室将着力推动珠海海洋牧场、珠海海洋科普中心和蓝海科技产业园等重点任务落实,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需求,加强海洋科普宣传教育,助力海洋科技人才培养,为全面建设海洋强国贡献珠海力量。愿与社会各界海洋科技工作者一道,在南海之滨深耕不辍、向海图强,为广大社会民众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海洋科普服务与海洋文化体验,促进更多人亲近海洋、逐梦深蓝。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致辞
刘梅书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高兴南方海洋实验室与珠海市自然资源局主办本次活动,中山大学各涉海学院作为协办单位也参与其中。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公众开放日参观和讲座预约已达近千人,后续将陆续举行答题竞赛、科学家进校园、智慧母船“珠海云”参观、摄影和科普作品征稿等多项丰富活动,切实带动广大群众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她强调,实验室将依托珠海校区现有基础设施条件继续发挥资源优势,奋力推进实验室和学校海洋学科群高质量发展。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南方海洋实验室党委书记刘梅接受珠海传媒集团记者采访
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公众开放日学生代表合影
开幕式后组织干部群众赴淇澳-担杆岛保护区 “共植红树林”,用实际行动为“绿美珠海”建设添绿添彩。除主场活动外,珠海海洋观测科普教育基地同步对公众开放,专业工作人员为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解海洋灾害、海洋预警等方面有关知识,邀请参观群众近距离直接体验海浪、潮汐等海洋要素观测。
淇澳-担杆岛保护区植树
珠海海洋观测科普教育基地志愿者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讲解
文稿终审:南方海洋实验室 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