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代表帅志刚发言
尊敬的高松校长、陈春声书记、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是物理系83届本科毕业生帅志刚。今天,我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回到母校,在这个神圣而庄严的仪式上寄语。首先,请允许我向所有顺利完成学业的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母校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40年前我也从这里毕业,在康乐园的四年,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理性的逻辑思维,更感悟了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深刻内涵,并且在我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直努力践行。中山大学在过去40年的进步是非常显著的,在国际上的排名一直在攀升。作为校友,我为母校的进步感到由衷的自豪与高兴。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本领、成就与机遇”。83年从康乐园本科毕业后,我去了暨南大学物理系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当时数学物理的前沿,孤子理论,soliton,是一种非线性波动方程的解。后来我发现数学物理太抽象,不是我的兴趣所在,也超出了我的能力。于是当我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我的研究方向转为导电高分子中孤子元激发的晶格振动特点,师从当时国内孤子问题领域做得最好的复旦大学孙鑫教授。我们在导电高分子局域模和健交错方面的工作,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我作为学生也是获奖者之一。很多年之后,孙鑫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在孙鑫院士的推荐下,我去了比利时蒙斯大学国际著名学者Jean-Luc Bredas教授的计算化学实验室作博士后,由于我在中大期间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同时也乐于、善于与实验化学家交流,一道探讨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的新奇现象,科研产出还是很丰硕的,如首次提出高分子电致发光的内量子效率的极限可以超越25%的自旋统计极限、开发了计算有机非线性光学响应系数的计算程序被实验化学家大量用于揭示响应系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等,90年代中旬有4篇Science/Nature的文章都是实验结合我的计算程序完成的,我没有计较是否挂名,其实那时根本不知道Science/Nature的重要性。我一再被挽留下来做研究科学家,破例地给了永久性的研究岗位,在比利时我踏踏实实地工作了12年。直到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朱道本院士做了简短交流,他后来给我写了一封长信,欢迎我回国加入到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2002年一回国,就申请并出任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很快又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因此我一回国,就开始申请放弃比利时国籍、并成功地恢复了中国国籍。
我将理论物理学家新发展的密度矩阵重正化群理论(DMRG)拓展到高分子的激发态结构和发光性质研究,这项工作被国际同行认为是量子化学DMRG的开创性工作之一,这个方法已经成为了量子化学的主流。这应该是物理与化学交叉的典型范例,同时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高分子发光,而有些却不发光。我还进一步将黄昆先生的多声子弛豫理论拓展到有机半导体发光与载流子传输,并开发了“分子材料性能”计算软件,实现了商业化应用,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由于这项工作及其在相关领域的突出贡献,我于2008年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是第二位中国科学家当选,第一位是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先生。我还获得其他一些国际荣誉,如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等。
我想结合我的经历,谈谈本领、成就与机遇的关系。我的本领不算杰出,数学物理对我来说太难了,我选择了更适合我的本领的研究领域,从物理、化学与材料学科交叉的角度,确实也取得以一些科研成果,应该说我的成就高于我的本领。但是,我更想强调是机遇。在我的成长中,一直得到良师的指点和培养。我的博士导师孙鑫院士带领我走上了一条适合我发展的道路。中科院院士、半导体物理学家黄昆先生说过“学习知识不是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而是要服从于应用,要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回国不久,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与我一道组织了2003年理论化学国际研讨会,我担任大会主席,他老人家作学术委员会主席,将我直接推到了最前沿,从此国内理论化学的同行对我另眼相看。2008年,北京大学黎乐民院士出任《中国科学化学》主编,邀请我当编委,当时是唯一的理论化学领域的编委,进一步提高了我在国内学术界的知名度。中国化学会领导白春礼院士和姚建年院士给我机会,让负责化学会的国际交流,因为我的英语和法语口语都很流利,又给我打开了一扇门。我与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同行一道发起了“化学科学与社会高峰论坛”,发布解决人类在能源、环境、水和资源、健康等方面挑战的白皮书,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力。我也曾应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谈“化学推动文明进步:中国的实例”。我的研究成果从而更有效地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机遇,特别是抓住机遇,对于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贵人相助,需要与人为善、心胸开阔和具有很好的合作精神,不要患得患失。我在比利时工作12年,同事给我的评价是“最值得信任的合作者”(collaborateur de toutes confiances)。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从中山大学毕业,希望你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我相信未来你们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明年是母校的百年校庆,下一个百年里,必将从你们当中走出越来越多心怀“国之大者”、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最后,祝福所有毕业的同学!愿你们鹏程万里,前程似锦!祝福我们的母校基业长青!Un Grand Merci!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