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7月22日电(通讯员刘颖妮)7月20日,由中山大学和红河州人民政府主办,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承办,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协办的第一届夏季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暨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发布会在云南红河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以“升级东西部协作机制,高质量推进沿边开放合作”为主题,汇聚众多学术权威、政府智囊、专家学者和全国自贸试验区代表片区管理团队、企业家精英共计200余人,共同研讨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论坛现场
开幕式和主题报告
开幕式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教授主持,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岭南学院院长、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与红河州委副书记、州长罗萍出席并致欢迎辞。
李善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今年,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跨入第十个年头。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自贸试验区“阵营”,越来越多的地方以自贸试验区为平台先行先试助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到今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一批又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案例。最近,国务院发布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覆盖投资贸易便利化、政府管理创新、金融开放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制度创新案例。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担当得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这个战略定位。
主题报告环节,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副院长鲁晓东教授主持。佟家栋教授在“深化制度型开放水平,推动试验区开放型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主旨演讲中围绕制度型开放的含义、如何逐步落实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参照系等问题展开了详细阐述。 古小松教授在题为“越南加入多项FTA,与中越边境自由贸易合作”的主旨演讲中从自由贸易对于促进越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到进一步深化中越边境地区自由贸易合作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业解读。史欣向副教授在题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研究 ”的主旨演讲中介绍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基本背景和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进行理论逻辑剖析及机制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发布
紧接着,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符正平教授正式发布“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该指数已连续第八年对外发布,旨在科学、系统、客观总结评估自贸试验区在年度制度创新实践经验,并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发展的路径方向与复制推广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符正平教授发布“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
自贸试验区参会纪念证书颁发仪式
自贸试验区参会纪念证书颁发仪式由董淳锷副教授主持,他表示本次论坛是中山大学举办的首届夏季自贸区高端论坛,与会嘉宾相约云南红河,共襄盛会,不仅契合了中央对东西部协同发展的要求,更为沿边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汇聚各方才智。为了表示对与会嘉宾的感谢, 符正平院长和河口县委书记、 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于洋为到场观礼的来自上海临港新片区、广州南沙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天津自贸试验区、 福建福州片区、福建厦门片区、辽宁大连片区、河南郑州片区、重庆自贸试验区、山东济南片区、广西崇左片区、云南昆明片区、云南德宏片区、云南红河片区、黑龙江绥芬河片区、北京自贸试验区、湖南长沙片区、安徽芜湖片区、浙江宁波片区的自贸试验区代表颁发纪念证书。
纪念证书颁发仪式
第一届夏季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举办地揭牌仪式
随后,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董淳锷主持第一届夏季中山大学自贸区高端论坛举办地揭牌仪式。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 岭南学院院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理事长李善民教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符正平教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胜兰教授和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教授为举办地授牌。
揭牌仪式
大会报告
大会报告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岭南学院李胜兰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林江教授以国家的财政和税收政策为支点分享了观点;中国生产力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自由贸易区创新发展研究联盟秘书长、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副会长王海平关注改革创新在助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围绕如何辐射带动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和与会嘉宾进行讨论;黑龙江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魏枫教授围绕当前国家对自贸片区在扩大沿边开放,打造国际交通物流枢纽方面赋予的不同的使命进行介绍。与会嘉宾热烈交流,精彩纷呈。
大会报告
签约环节
签约环节由李胜兰教授主持,本次论坛为全国各地的自贸试验区实现经验交流、产业协同、制度互补,提供了良好平台。为促进全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与多方达成了合作意向,分别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东西部联动协作协议、与中国(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心片区( 经开)管理局签订西部联动协作协议、与中国( 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管委会签订沿边开放联动合作协助协议。中国( 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孝刚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商务部产业转移促进中心昆山基地)副主任许晋、中国( 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心片区( 经开)管理局发改局副局长范江东和中国( 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局局长黎茂华上台签署合作协议。
平行专题研讨会
7月20日下午,自贸试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协同创新专题研讨会与自贸试验区沿边开放制度创新专题研讨会举行。平行研讨会分别由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琳主持和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孝刚主持。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相关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各自贸片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结合园区发展实际,积极互动交流,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
文稿终审: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符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