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8月30日电(通讯员李世阳)8月28日,开学第一天,在深圳校区西教4-405的生物化学课堂上,突然有一位女生不适晕倒。授课老师彭虹副教授、在课室听课的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杨中汉教授和上课的同学们立即展开紧急救援。
杨中汉教授报告学院领导后,根据学生出现心脏骤停的紧急症状,展开心肺复苏抢救,心肺复苏3个循环加一次AED除颤后,学生恢复起搏和自主呼吸,约10分钟120救护人员到位,及时将学生送到附属第七医院救治。
附属第七医院急救人员及时赶到开展急救
在抢救过程中,医学院党委书记丁小球、院长许可慰、党委副书记李世阳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起上课的2022级学生也积极参与救治,马小杰、文凯翔、赵芳晨、连晓丽、张晓雯等同学协助救治并全程陪同前往医院进行照护。
当晚,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前往病房查房,进行多学科会诊,并安排学生入住ICU照护。29日一早,医生查房反馈学生情况明显好转,已能够和家人自如对话,当日转入普通病房。
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教授召集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
医学院党委书记丁小球、院长许可慰教授等看望学生
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靳祥鹏等看望学生家长
此次师生合力抢救上课晕倒同学是近两年来医学院师生在深圳校区第三次成功开展抢救,充分体现了医学院持续开展校园、社区和企业急救培训的良好效果。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杨中汉教授即是医学院急救培训的导师之一,他在今年主题教育期间带队深入校区所在地的社区和西藏的社区和乡村,开展急救教育培训。
中山大学依托医学院申报并获批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高校(省级协作组组长单位),2022年11月顺利通过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基地考察评审,医学院联合附属第七医院承办了全国现场心肺复苏第十二期师资培训。从2021年至今,急救教育培训基地累计举办心肺复苏培训讲座和技能培训数十次,参与人数超数千人次,开设了《社区和家庭急救》选修课和《救援医学》、《常见病诊疗指南导读》等公选课,普及急救医学常识。
医学院坚持对急救教育常抓不懈,做到深圳校区全覆盖,并不断向校区所在地的社区和企业以及其他边远乡村地区拓展,为提高群众的急救技能和急救意识做出贡献。
文稿终审:医学院 丁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