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9月11日电(记者余婷 通讯员肖克叶·阿不都沙拉木)9月10日,值教师节之际,中山大学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梁銶琚堂隆重召开“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庆祝第39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在教育教学领域表现突出、获得荣誉的教师和团队,2142人次获奖,并共同欢度第39个教师节。
大会现场
校领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大会,来自各院系、附属医院的近千名师生到场观礼。大会同时通过学校融媒体平台向三校区五校园全程直播。
高松校长致辞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指出,学校举办表彰大会,旨在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营造热爱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他代表学校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致信精神,高松对中大教师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因材施教,用心、用情、用爱教育学生,尊重、理解、包容学生,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造就中大学子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二是要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要涵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
大会分为“躬耕教坛 立德树人”、“百舸争流 追求卓越”、“砥砺奋进 强国有我”三个篇章,将颁奖表彰和丰富多样的课堂展示结合,展现中山大学近年教学取得的丰硕成果。
躬耕教坛 立德树人
中山大会表彰了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校级教学名师。今年6月,学校组织了第十一届校级教学名师评选工作,授予公共卫生学院王庆、马克思主义学院沈成飞、附属第三医院张晓红、信息管理学院张靖、体育部张新萍、岭南学院林建浩、生命科学学院周婷、药学院黄志纾、土木工程学院黄林冲、历史学系黄国信10 人“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国亚萍副书记、刘济科副校长为获奖教师颁奖
大会表彰了2022年度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2022年宝钢教育奖揭晓,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黄新飞教授、化学学院朱芳教授、中山医学院成建定教授、附属第一医院匡铭教授获评2022年度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
邰忠智副校长、王帆副书记为获奖教师颁奖
大会表彰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由朱熹平教授带领的中山大学基础教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我校继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教师团队、大气科学学院泛南海地区天气气候教师团队之后连续第三次获此奖项。
陈春声书记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颁奖
现场,刘峰老师及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带来朗诵表演《我的老师们》。
诗朗诵《我的老师们》
赵福利教授娓娓道来《光学》慕课西行课堂的台前幕后故事。
《光学》慕课西行课堂再现
百舸争流 追求卓越
大会为获得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教师教学竞赛和中山大学第十六届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教师代表颁奖。
余敏斌副书记、兰平副校长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奖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获奖者,来自大气科学学院的杜宇教授分享了《动力气象学》课堂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杜宇教授进行创新成果汇报
附属第一医院叶子老师再现了《急诊风险与快速诊断思维》课程。2022年5月,深圳校区的一名工人触电倒地,学生用在《急诊风险与快速诊断思维》课堂中所学知识展开生命接力。
课堂展示 直击急救现场——急诊与急救,使命与担当
砥砺奋进 强国有我
大会表彰了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22年我校共8个项目获二等奖。
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为获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团队代表颁奖
大会表彰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3年,我校共39门课程获评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刁振强副书记、郑跃副校长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院系代表颁奖
大会还表彰了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及首届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2023年中山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以及中山大学2023年优秀本科教务员。
杨东华副校长、谢湜副校长为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及首届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颁奖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学团队及学生展示《人类学田野调查实习》课堂现场,带领大家行走田野,从实求知。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田野课堂展示
体育部师生用一首《奔跑的青春》,展现中大体育的卓越风姿。
体育课堂风采展示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强国有我,砥砺深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大教师的铮铮誓言回响在梁銶琚堂。
余敏斌副书记带领在场教师集体宣誓
陈春声书记闭幕致辞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在闭幕致辞中代表学校党委向所有坚守在教学、科研、医务和管理服务岗位的教职工表示感谢。同时,他分享了对什么是中大教师使命和责任的理解。一是涵养道德情操,当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珍爱教师职业形象,维护师道尊严,捍卫教师荣誉和学校声誉。二是坚持潜心治学,争做教书育人的示范者。用精益求精的匠心,上好每一节课,守好每一段渠,教好每一个学生,坚持思想引领、学术引路、发展引导三位一体,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三是坚持开拓创新,成为爱校荣校的奋进者。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敢为天下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创新,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勤劳务实,砥砺奋进,厚植爱校荣校情怀,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以更加出色的成绩迎接中大百年校庆。
一份份荣誉,写满了教师们高山仰止的匠心。把掌声送给他们,谨记杏雨师恩,赞美中大教师。新使命,新起点,中大人聚力前行、征程再启。
文稿终审:教务部 陈省平
党委宣传部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