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刘峰、莫德林)10月14日上午,由中山大学工会主办、生命科学学院分工会承办、校工会青年教职工委员会协办的第七届“青工论坛”在生命科学学院102讲学厅拉开序幕。中山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许东黎、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斯虹分别致辞。校工会青年教职工委员会主任、中山医学院副院长邓凯教授,药学院教学副院长欧田苗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分工会主席莫德林教授等出席了论坛。论坛由生命科学学院分工会副主席刘峰老师主持。
出席论坛嘉宾合影
作为校工会精品活动知名品牌,“青工论坛”已经举办了七届,论坛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搭建青年教师跨学科高质量交流平台。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以赛促教,融合发展”,邀请了清华大学和我校共六位在全国各级教学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教师交流教学比赛经验、畅谈成长经历、分享人生感悟,旨在通过不同学科优秀教师同台交流,激发青年教师提升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创造学科交叉融合契机,实现互学互鉴共成长的目的。校内外118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梁思思老师在线上以《从“一堂课”到“一门课”——教学比赛感受分享》为题,围绕全国“青教赛”备赛经历,从赛制介绍、备赛心得、教学收获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了将教学比赛反馈于真实课堂教学的收获。梁老师“一堂课一主线”“不惧‘讲争议’”“课比天大”的教学理念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张明老师以自身教学成长历程为例,介绍了教学比赛中的注意事项与技巧。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陈晓丹老师从“守正创新、数字赋能”的角度介绍了《口腔修复学》人才培养理念与创新实践。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齐炜炜老师强调做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师,需要从提升教学能力的实践与思考做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张雪媛老师以“思政育人——加强党性淬炼”为主题,阐述了育人先育己,与学生共成长的“逸仙精神”。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的包童老师在《古生物学》的教学上创新方式与方法,实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让人耳目一新。
现场嘉宾分享教学经验
论坛结束后,青年教师在现场与演讲嘉宾继续深入研讨与交流,表示本次论坛不仅使自己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更加坚定了为学校人才培养贡献青春智慧的信心与决心,同时也表示对学校工会的职能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谢校工会为青年教师的交流与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期待今后能够举办更多类似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