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11月11日电(记者张峻齐、邱清萌)11月11日上午,中山大学99周年校庆前夕,中山大学2020届专场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体育馆举行。
光阴流转,三年之约,终在良辰与你重逢。来自五湖四海的4100余名毕业学子荣归母校,与师长挚友相聚再会,寻迹康乐,感悟初心,以崭新姿态再出发!
重聚
还记得,2020年由于疫情的阴霾,你我没能好好道别。在那场“云毕业典礼”,我们郑重承诺,一定会弥补你们的遗憾。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今天,奔赴各地的你们终于再次团圆在康乐园。
白驹过隙,红砖绿瓦始终如一,但你们已奔跑在各自的赛道上,探索构筑着美好的未来。时隔三年,身披学位服的你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还多了一分经岁月历练沉淀的沉稳与自信。“好久不见了,你过得好吗?”一个拥抱,一个眼神,同窗之情,不曾淡忘。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体育部健美操队和武术队带来表演《奔跑的青春》,奔跑的姿态,青春的昂扬,青年绝不向困难妥协。
妙指微幽契,繁声入杳冥。艺术学院师生带来《查尔达什舞曲》,提琴与号声相互应和,勾勒出遥远的图景,异域风情尽收眼底。
驼铃声声,风沙漫漫。中山大学民乐团奏响一曲《敦煌》,让人仿佛置身丝绸之路的古道驿站,凌空飞舞的彩练,祥云缭绕的壁画,敦煌的美呈现眼前。
悠扬的音乐引人入胜,袅袅圣洁的舞蹈也随之而起。中山大学舞蹈团带来舞蹈《天浴》,将人的秀美与水的灵动糅合,献上对生命的礼赞与感恩。
小轩窗,大学堂,再回首绿瓦红墙。康乐园里的点点滴滴浮上心头,今天回来的你们,不仅是“毕业生”,还是校友。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校友礼包。阳江校友会会长、1993级计算机专业校友黄思华先生捐赠了一批保温杯,祝愿2020届毕业生幸福一辈子!中山大学校友会创新创业同学会会长、200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友马朔先生捐赠了一批中大绿折叠伞,以及校园景观明信片,寓意着母校无惧风雨,永远是各位毕业生温暖的家园!
希望在你的人生里,母校能成为一束光,指引着你前进的方向,鼓励你坚守勇气与梦想。校友代表潘群、赵乾皓、徐锋达带来由2006级校友潘群作词作曲的原创歌曲《有一束光》,以及经典毕业歌《凤凰花开的路口》,送给每一位2020届校友。祝愿你不负期待,成为别人的光。
成长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中山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高松院士,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等主礼教授和嘉宾健步入场。那一刻,你有没有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求学的时光,依然心潮澎湃,满怀憧憬。
庄严恢弘的国歌拉开典礼序幕,全体起立奏唱国歌。高松校长向2020届全体毕业生发表毕业致辞,表达了殷切嘱托与美好祝愿。
高松校长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冲击、地缘政治与冲突等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大家要学会面对和适应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
高松校长劝勉同学们:第一,要认识时代之变,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提振心气。要有科学理性的认识,要辩证理性地看待,要学会在危机中发掘和创造潜藏的机遇,看到重塑或完善自我的可能。第二,适应时代之变,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增强勇气,迎难而上,笃定前行。但凡从事有价值的科研和有意义的工作,都会遇到很多新挑战,要用内心的责任感激发出攻坚克难的勇气。第三,把握时代之变,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提升能力,战胜困难,创造未来。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终生教育、终生学习的时代,大学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具备卓越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创造性人才,让自己能够有意义地生活,创造性地工作,持续性地成长,更好地应对来自现实和未来世界的各种挑战。
重温孙中山先生毕业训词是中山大学毕业典礼的优良传统。副校长兰平教授领读训词。
孙中山先生毕业训词:学海汪洋,毓仁作圣,大学毕业,此其发轫。植基既固,建业立名,登峰造极,有志竟成。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勖哉诸君,努力自强。
随后,副校长刘济科教授宣读《中山大学关于表彰2020届优秀毕业生的决定》以及中山大学2020年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游子
带着三年的收获与成长,游子们缓缓归家,与母校分享了遇到的酸甜苦辣。本科生毕业生代表、中山医学院五年临床毕业生林彦,重温了医学生誓言,分享了自己对“中山医”和中大人的印象,表示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实现民族复兴历史伟业铺路架桥,为繁荣昌盛的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时光匆匆,白驹过隙。回忆在中大本科阶段的学习时光,我收获的不仅是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立志成为一名能够引领未来、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创新性医学人才。”
研究生毕业生代表、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毕业生黄思薇,当年受黄文秀书记的激励,毅然决心回乡工作、服务基层。她与大家分享了在村里工作时的体验,勉励大家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担当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任,做到无愧于国家的培养,无愧于中大的培养。
“2020年临近毕业,我终于下定决心,回乡工作,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青年人要‘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如今回想,当初的选择并非脑子一热、一时兴起,我想是中大的历史底蕴和谆谆教导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去完成这个使命。”
1992届中山医学院博士毕业生、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宁利,于2014年入选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他回忆了在中大求学和后来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的经历,鼓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校训,成长为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并衷心祝愿母校的未来越来越好。
“尽管已经离开中大二十余年,但我一直以自己是一名中大人为荣,并且始终不忘母校教诲。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大人的心里,指引我们前进方向。”
天南地北,五湖四海,中大学子在神州大地各尽其才。还有许多2020届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到场,而是在线上观看直播。部分2020届毕业生代表以视频方式千里传情,点滴话语诉真心,道尽学子怀恋情。即使不能如期归家,祝福和心意也一定要抵达。
拨穗
三年等待,尽为此刻。高松校长高声宣布中山大学关于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决定。在场全体学位获得者起立,在高松校长的带领下,进行集体拨穗,佩戴中山大学校徽。“祝贺你们,母校为你们骄傲!”
学位授予仪式结束后,陈春声书记向毕业生寄语。
陈春声书记说,学校明天将迎来99周年校庆,99年的光辉历程凝聚着一代代中大人的智慧和汗水,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大家,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他以考取湖北选调生、深入基层奉献青春的岭南学院2020届硕士研究生向婧利同学,以及同舟共济、抗击疫情的中大人为例,向大家提出三点希望:第一,立大志,明大德,永葆中大人爱国奋斗的“底色”。希望大家胸怀大志,自觉传承和弘扬为国为民的红色传统,时刻心怀“国之大者”,把报效国家、造福社会作为我们谋事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干实事,做大事,彰显中大人实干笃行的“本色”。希望大家立足自己的岗位,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干起,让青春在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中发光发热,实现自我。第三,顾大局,担大任,淬炼中大人担当奉献的“成色”。希望大家遇到困难和危机的时候,一定要有大局观念和集体意识,在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在危难关头要顶得上去,用担当作为淬炼奉献精神。
祝福
明天,就是母校99周年校庆。明年,母校将迎来100周年校庆。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母校99岁生日快乐!”“迈向百年,祝福中大!”典礼仪式最后,2020届毕业生共同点亮祝福百年中大之光,整个体育场馆洋溢在灯海与欢庆中。
校歌悠扬的旋律响起,奏出师长们的欣慰期许,奏出学子们的不舍情思。2020届毕业生将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在大家的目送下,主礼教授和嘉宾离场,这场温馨的典礼仪式圆满完成。
2020年,你们不舍离校赴新途。2023年,你们归来母校再启程。青春正好,大有可为,建功立业,来日方长。惟愿毕业礼成的你,寻梦致远,前程似锦,有诗和远方可奔赴,亦有难忘岁月可回首。无论何时何地,母校永远是你的温馨港湾,希望你们能继续关注和支持母校。
在此,我们向广大校友发出诚挚邀请,期待明年学校百年校庆之际,能与大家在康乐园再度聚首,同襄盛会,共画蓝图,共庆母校百岁生日,携手开启中山大学的下一个百年华章!
文稿终审:党委宣传部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