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张婷婷、戴希安、乐虞莹)1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五年制本科教材《外科学》(第10版)定稿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四十余所医学高等院校的百余位国内顶级医学家和教育家,广州市人民政府、人民卫生出版社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合影
五年制本科教育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基本面,五年制本科教材为我国绝大多数医科大学生学习使用,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之重器”。本书主编中国科学院陈孝平院士,携同两位共同主编——中国工程院张英泽院士、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教授,以及副主编张旭院士、李宗芳教授、江涛院士、杨家印教授等,前期已进行修订攻坚;多位外科学领域两院院士及数十名国内顶级外科学专家一道努力,新版外科学的初稿形成。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携社内多名出版专家现场指导本次定稿会议。
陈孝平院士致辞
会议由本次教材的共同主编、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主持,他对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对陈孝平主编及全体编委在前期工作中的艰辛付出致以崇高的敬意,对杜贤总编辑及人民卫生出版社专业团队的指导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人民卫生出版社总编辑杜贤致辞,他回顾了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历程,肯定了一代代医学名家的卓绝努力,结合新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特点,对以五年制本科教材为代表的“干细胞”教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指出,本套教材必须注重传承并努力创新,凸显出医学高等教育教材对医学根本规律的追寻和把握,注重面向新时代的形式和体例的改革。他对本版《外科学》成功修订及取得良好反馈显示出坚定的信心。
杜贤总编辑致辞
随后,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教育中心主任邬洁的主持下,开始各分篇定稿会议,教材内容定稿讨论进入关键流程。
外科学基础分篇负责人兰平教授、杨家印教授,麻醉与围术期处理分篇负责人黄宇光教授团队,江涛院士代神经外科分篇负责人赵继宗院士,颈部与乳腺外科疾病分篇负责人宋尔卫院士团队,胸部外科疾病分篇负责人王俊院士团队,心脏与血管外科疾病分篇负责人胡盛寿院士团队,腹部外科分篇负责人李宗芳教授、沈锋教授团队,泌尿外科疾病分篇负责人张旭院士团队,骨科疾病分篇负责人张英泽院士团队,依次就教材各个章节收稿定稿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方向等问题进行了汇报和讨论。
数字教材主编胡俊波教授、兰平教授对数字内容改革方向、交稿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汇报,并与数字教材编委进行了相关讨论。
最后,教材主编陈孝平院士在总结中表示,历经数十年的医学高等教育教材编写改革工作,他亲眼见证了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蓬勃发展,与会专家携我国外科学领域各个亚专科数十年临床、科研教学一线奋斗之成果,将现代医学的科学体系、思维方法、人文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传递给莘莘学子,相信第十版五年制《外科学》教材在编委们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本版《外科学》将于年底完成全部修改审校工作,有望于明年进入全国医学高校的课堂。
会议现场
本次大会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承办。近年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积极着力于医学高等教育教材的建设工作,先后承担了五年制《外科学》第八版(主编汪建平教授)、第九版(主编汪建平教授)及第十版(主编兰平教授),《消化系统与疾病》第二版(主编兰平教授),专升本教材《外科学》第四版(主编兰平教授),八年制《外科学》第四版(副主编兰平教授),《内科学》第八版(主编胡品津教授)等多部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同时也承担了多部国家级研究生教材、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和继续教育教材的主编工作,并获得了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等荣誉。
文稿终审:附属第六医院 李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