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开展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宣讲

稿件来源: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3-12-15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李佳玲)为推动我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切实发挥大型科研仪器对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12月6日至8日,发展规划办公室联合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在广州、深圳、珠海三个校区召开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宣讲会。各学院(系)、医院、直属单位分管学科建设和仪器设备的领导与具体工作人员共120多人参加了宣讲会。邰忠智副校长出席了广州校区的宣讲会并作总结讲话。


广州校区会议现场

深圳校区会议现场

珠海校区会议现场

搭平台、营环境,共促我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叶儒霏作题为《搭平台、营环境,共促我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宣讲报告,报告分析了国家对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要求、我校现状和问题、校院如何合力,并对本次开放共享考核工作安排进行了部署。报告指出,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要求全国各单位要充分释放资源活力。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持续引导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我校大型科研仪器数量持续增长,为多校区办学和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叶儒霏副处长深入剖析了我校开放共享环境学校层面及学院层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学校近期为提升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所作的努力及探索,呼吁各二级单位和学校一起努力,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将学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发展规划办公室和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联合聘请事务所,首次开展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年度评价工作,旨在摸清底数、掌握情况,更好地改进工作。

学科公共平台政策宣讲

发展规划办公室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李达亮作《学科公共平台政策宣讲》专题报告。报告详细解读了近期学校印发的《中山大学学科公共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指出学校正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布局建设一批设备先进精良、管理服务优质、技术水平领先的学科公共平台。学校将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共享高效、动态调整”的原则,按校院两级分级建设学科公共平台,优先支持校级学科公共平台建设,鼓励各学院统筹各类资源建设院级学科公共平台。院级学科公共平台与校级学科公共平台实行错位建设,避免资金重复投入。李达亮副处长还对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了解读,强调要在学科公共平台建设中树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管理意识,“谁使用、谁负责”,“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强化部门协同,切实提升资源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服务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会议交流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和学科公共平台建设工作展开热烈研讨,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各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交流发言

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练军想表示,学校通过去年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投入,打造了覆盖“三校区五校园”的学科公共平台体系,为各校园的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未来学科建设经费投入将重点向校院两级特别是校级学科公共平台建设倾斜。各单位应高度重视这一变化,一是要根据学科发展规划打造好自身的学科公共平台,充分发挥已有大型仪器设备效益,为学科建设保驾护航;二是要重视培养自主改造、研发设备的能力,力争突破大型仪器“卡脖子”困境,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胡国庆强调,落实全面绩效管理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举措,希望各二级单位要牢固树立绩效管理意识,切实提高大型科研仪器的使用效益,学校也将逐步推进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与各院系资源配置挂钩。

邰忠智副校长讲话

邰忠智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大型科研仪器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战略资源,推进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释放资源活力不仅是国家的要求,也是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及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邰忠智副校长向各二级单位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以终为始,紧密围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核心任务,切实提高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意识,高度重视开放共享管理工作;二是一院一策,扎实推进本单位学科公共平台建设。各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做好方案,科学合理做好学科平台建设规划,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强化成本意识、绩效管理意识;三是要重视本次联合评价工作,积极配合学校职能部门开展相关工作,专人跟进,达到考核评价的预期目的;四是共享与安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重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仪器设备使用安全和实验室安全等工作。

文稿终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胡国庆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