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体育老师集体“拿证”,校园运动安全更有保障

稿件来源:医院管理处、体育部、孙逸仙纪念医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4-01-08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李嘉慧、王怀林、王明飞、黄利荣)1月5日上午,由医院管理处、体育部、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共同主办的科普活动——“单人心肺复苏与AED应用”在广州校区南校园英东体育馆顺利举行。体育部全体老师及医院管理处成员共70余人参与培训。活动由体育部副主任张新萍教授主持。


体育部主任范振国教授对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和医院管理处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指出,运动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骤停风险上升,心肺复苏技术对心脏骤停抢救具有重要意义,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是救治心脏骤停最重要的设备。校园体育活动涉及广大师生,体育部全体教师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势在必行。希望大家通过培训能够充分认识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安全意识,切实掌握急救技能,为全校师生健康保驾护航。同时,感谢医院管理处为师生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一直以来大力推动校园共公AED项目,目前校园内已配备了71台AED,运动场所亦达到了AED全覆盖。

孙逸仙纪念医院工会主席、急诊科党总支书记、副主任余涛主任医师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以往授课经验,肯定了医院管理处配置AED和体育部筹办此次培训的必要性,并强调急救的核心要义是“黄金时间”,唯有普及了急救技能,才能让公众在面临紧急情况时能够从容不迫,让每位“第一目击者”能够分秒必争地走在死神前面。余涛主任医师还指出急救培训非一蹴而就,后续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会与体育部结对,通过中山大学党建品牌活动“CPR校园行”以保持整个培训的持续性,从而更好地打造中山大学平安校园。

培训现场

随后,余涛主任医师给大家科普了校园急救和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主要介绍了校园急救概论、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和常见校园急救技术等内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详细解读了急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应对常见急症的有效技术,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校园急救的要点和操作要领。理论学习后,学员们在培训导师的帮助下进行AED和心肺复苏的实操训练,全体学员均通过考试并获得急救培训合格证书。实操环节由急诊科教职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宋凤卿主任医师主持。

实操环节

体育部龙国强老师参加培训后表示,这次培训加深了其对急救及心肺复苏等操作步骤的理解,尤其需要关注现场急救中可能疏忽的观察和判断环节。

体育部副主任张新萍教授表示,体育部一直高度重视老师们掌握急救技能,通过理论和实际技能的学习,相信每位老师都将更加自信,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果断行动。此外,学校通过配备AED和进行培训,提高了整个校园的安全水平。

此次科普活动让在场的参与者深刻认识到掌握急救知识的紧迫性和不可或缺性。通过实时的操作训练和培训,大家的应急救护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培训合影

文稿终审:医院管理处 林天歆

体育部:凌春贤

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余涛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