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计亮年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举行

稿件来源:化学学院 编辑:卢旖维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4-04-13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刘健阳)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计亮年因病于2024年4月2日15时26分在广州逝世,享年90岁。计亮年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于4月11日在广州市殡仪馆(银河园)白云厅举行。

告别厅内庄严肃穆,明净素雅,花圈环抱,大屏幕上展示着计亮年院士的生平点滴,对所有追思者而言老先生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计亮年院士的遗体安放在鲜花丛中,夫人和子女及一众亲友家属的花圈安放在他的遗体旁,挽联横幅上写着“永远怀念计亮年院士”。

计亮年院士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蔡奇、丁薛祥、李干杰、黄坤明、温家宝、张德江、吴官正、刘延东、刘鹤等同志以各种形式对计亮年院士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同时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广东省领导孟凡利、宋福龙、陈建文等,中山大学领导陈春声、高松等同志以各种形式表示沉痛哀悼和深切慰问。

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等部门、单位,近百所高校、科研机构发来唁电或送花圈,数百名计亮年院士生前好友、同事、学生、亲属自发赶到现场给计亮年院士送别。

计亮年院士1934年4月20日出生于上海,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进入上海信馀皮革制品厂当学徒,期间虽经历战乱之苦,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学习的坚持。1952年,他以化学系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1956年于山东大学毕业后,被国家核工业部选拔成为全国第一批原子能人才,进入北京大学原子能系进修,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核工业部衡阳矿冶工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任教和学习。1975年调入中山大学,先后担任中山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首任院长;兼任广东省化学会秘书、副秘书长、秘书长、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198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并授予特许化学家称号;1992年起担任《Metal Based Drugs》等四种国际刊物和《无机化学学报》等五种国内刊物编委;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10月退休。

计亮年院士长期从事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始终不懈探索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及其构效关系,取得重大突破。1965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题为“镉吡啶络合物”的论文;1972年参与“羟肟类萃取剂萃取铜”项目研究,该项目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6年创建中山大学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团队,以金属卟啉大环配合物作为细胞色素P450 单加氧酶的模拟酶活性中心,实现了在常温常压下将环己烷氧化为环己酮的实验;1982年在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习期间,首次在国际上发现“茚基动力效应”,被誉为该发现的三位贡献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内率先开展钌多吡啶配合物作为核酸和生物大分子结构探针和治疗药物研究,成为当今全球研究钌配合物在该领域时间最早最长、系列性论文发表最多、研究范围最广的三个主要课题组之一。他曾在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学术机构中担任国际组委、国际顾委等职务,并多次组织和承办了大型国际生物无机化学会议。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0多篇,已授权和公开国家发明专利39件,并为我国绿色石油产品工业化提供理论先导作用。

计亮年院士不仅是一名成绩卓著的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成果丰硕的教育工作者,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桃李满天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展示了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成功的科研者。从1983年至今,他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过11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使中山大学生物无机化学学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在国内外占有一席之地;培养生物无机化学和生命科学交叉学科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等100多名,大部分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负责人。2012年,计亮年院士与他领导的中山大学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计亮年院士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11项、荣誉奖13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1997年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他把奖金全部捐赠给中山大学化学学院,设立“计亮年奖学金”,鼓励青年学子攀登科学高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计亮年院士遗体告别仪式现场

告别仪式在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党委书记冯双主持下开始。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肖海鹏致悼词。肖校长深情回顾了计亮年院士从一名建国初期皮革制品厂的学徒,通过个人不懈努力成长为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奋斗事迹,介绍了计亮年院士在生物无机化学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对祖国教育事业的鞠躬尽瘁,和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风亮节情操与时刻心系民族复兴重任的家国情怀。肖海鹏常务副校长说,计亮年院士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数十载如一日坚持教书育人、潜心科研工作,将满腔热情倾注于化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在中国生物无机化学发展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篇章。计亮年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毛宗万教授与计亮年院士儿子计晴先生分别作为弟子和家属代表发言,对计亮年院士一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严谨治学的求真态度、爱徒如子的育人情怀、淡泊名利的优良家风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对先生病重治疗期间及驾鹤西去后各方领导、同行、亲友的关心慰问表示衷心感谢。

与会人员逐一瞻仰计亮年院士遗体作最后告别并对家属表达深切慰问

文稿终审:冯双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