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张欣、王延红)6月16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主办,中山大学出版社、广东历史学会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承办的“新时代的中国秦汉史研究暨《张荣芳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中山大学宣传部副部长、中山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天琪,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东历史学会会长李庆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安东强出席会议并致辞。座谈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邬文玲研究员主持。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期刊媒体界的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新时代的中国秦汉史研究暨《张荣芳文集》出版座谈会现场(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卜宪群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张荣芳先生的学术成就及《张荣芳文集》的学术价值,指出张荣芳先生长期致力于秦汉史、秦汉区域史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岭南史等诸多问题的研究上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张荣芳先生在担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七届、第八届会长及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期间,为推动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的发展建设,团结整合海内外秦汉史研究力量,繁荣秦汉史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张荣芳先生的史学研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指导地位,呈现出视野宏大、见微知著等治史特色。
王天琪在致辞中表示,张荣芳教授是中山大学优秀学人的杰出代表,在中山大学工作、生活的50余年间,张荣芳先生在学术科研、教书育人和教育管理方面都为中山大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张荣芳先生的文集选择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对中山大学出版社的信任,为出版社的发展增重添辉。
李庆新表示,张荣芳先生透过史料表象看到历史本质的卓识与一贯坚持的求真致用的理念引导了后辈的成长。张荣芳先生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教学,编写了严谨详实的讲义,这种务实的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安东强表示,张荣芳教授为学为人的风范,与中山大学历史系顾颉刚、陈寅恪、刘节、岑仲勉等诸位先生代代相传的求真致用学术精神一脉相承,均对中山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优良学风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高度评价了秦汉岭南文化研究的意义和张荣芳教授所作的重要贡献,并认为张荣芳先生是为人谦和的前辈学者,为中国秦汉史研究良好学术风气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大学教授李振宏表示,张荣芳教授是一位将高深理论修养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的典范,相关学术研究走出了一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学术道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讲述了张荣芳教授对于考古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指出张荣芳先生将考古材料与历史研究相结合,对中国的秦汉史研究起了引领作用。安东强阐述了张荣芳教授对高校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作重要贡献。广州博物馆馆长吴凌云论述了张荣芳教授在南越国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高度评价张荣芳先生相关研究工作对于广州南越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周永卫认为张荣芳教授是陈垣研究的集大成者,是新会之学的赤诚追随者,励耘精神的积极传承者和岭南文化的忠实守护者。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张秋升对张荣芳教授坚持唯物史观、求真致用、人民立场等治史理念作了深刻阐述。主题发言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秦汉史研究室主任赵凯主持。
《张荣芳文集》
在与会专家自由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彭卫提出,张荣芳先生的学术研究“专精”与“博通”兼重,《张荣芳文集》是将二者结合的典范。南开大学教授张荣强认为张荣芳先生等一代学人积极主动回应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值得钦佩。《历史研究》杂志社社长、常务副主编周群编审认为张荣芳先生对唯物史观的坚守,值得青年学者学习。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史学部主任晁天义认为张荣芳教授的陈垣研究,很好地平衡了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之间的关系。《人民日报》文艺部艺术编辑室主编杨雪梅对张荣芳教授的学术道路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王彦辉在会议总结时再次强调了唯物史观在新时代史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提出张荣芳先生的人格魅力与专业素养充分展现了老一辈大家的风采,张荣芳先生及其《张荣芳文集》是后辈学习的榜样。
“新时代的中国秦汉史研究暨《张荣芳文集》出版座谈会”的召开,对于全面总结秦汉史研究的历史经验,反思探讨新时代秦汉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革新,推进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的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文稿终审:王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