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钟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进一步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推进科技自立自强,7月7-12日,中山大学2024年党外代表人士研讨班(第一期)在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举行。我校各民主党派省直基层组织和统战团体班子成员、青年骨干共40余人参加了学习培训。
开班仪式上,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副院长梁胜朝致欢迎辞,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和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
学校党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国亚萍在开班仪式上作动员讲话。她强调,学校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长期坚持,为团结引领我校统一战线成员汇聚强大精神动力。她代表学校党委对学员们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把牢政治方向,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各统一战线组织要筑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政治基础,加强廉洁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组织建设,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稳步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二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定不移走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通过在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的学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在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展现党外知识分子的使命担当。她还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百年校庆的筹备情况与安排部署,勉励大家站在学校新百年的历史起点上,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心怀“国之大者”,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心同向,与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同步同行,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为学校百年奋斗新征程贡献统一战线力量。
学员参观两弹城博物馆
研讨班采取专题教学与现场教学、访谈教学相结合,理论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等形式,学习内容丰富。学员通过专题教学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了对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重要法宝的理论认识;通过在两弹城博物馆,在两弹历程馆、廉政教育家风馆、三防教育馆上微党课,瞻仰邓稼先旧居和敬献花圈,重走邓稼先小道,聆听亲历者郭景文老师赤诚真挚的回顾,与林银亮和游泽华两位老师的互动访谈等体验式教学,感悟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信仰与担当,深刻领悟“两弹一星”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学员还考察了石牛镇金牛街社区、魏城镇铁炉村,参观了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馆,切身感受到了基层社区新面貌和传统村落的巨变以及创新产业板块发展成就。培训期间,学员们围绕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结合学习所得和本职工作,开展了分组讨论。
向邓稼先雕像敬献花篮
结业仪式上,致公党中山大学基层委副主委、孙逸仙纪念医院谢双伦主任医师,九三学社中山大学第一基层委副主委、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志军教授,民盟中山大学北总支盟员、中山医学院王蔚东副教授,民革中山大学基层委委员、秘书长、生命科学学院卢丹琪副教授分别代表小组结合所学所思所悟分享了培训期间的收获与成长。
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吕雅璐作总结讲话。她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班的学习成果,激励学员以这次学习培训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和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学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围绕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等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学校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在教学、科研、医疗、管理一线,深耕细作、创新创造、多做贡献,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再建新功,为学校百年校庆增光添彩。
学员在石牛镇金牛街社区考察基层社区新面貌时合影
为期6天的学习培训,学员们收获颇丰,既加强了理论学习,又促进了相互交流,从课堂专题教学和现场实景教学中汲取了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学员们纷纷表示,站在学校下一个百年奋斗的新起点上,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筑牢与中共中央同心、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将这次培训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对多党合作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民主党派提出的“四新”“三好”的要求,围绕加强理论武装、巩固政治共识、强化责任担当等目标任务,不断加强统一战线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升“五种能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要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全面推动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统一战线的力量,向百年校庆献礼。
文稿终审:吕雅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