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曾经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如今在讲台上立德树人。
近年来,中山大学将体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聘请奥运冠军担任体育教师,教授公共体育课程、训练校队队员。这极大地带动了中山大学学生们的体育热情和锻炼积极性,学生们除了能够接受到高水平的运动指导外,也可以从奥运冠军老师身上学习到坚持、专注的体育精神。
伦敦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冠军焦刘洋于2020年进入中山大学体育部任副教授,并担任游泳队主教练。她说,从小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当奥运冠军,另一个就是当老师。
冠军焦刘洋在伦敦奥运会游泳女子200米蝶泳颁奖仪式后展示金牌(2012年8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焦刘洋在中山大学游泳馆指导学校高水平游泳队队员训练(2024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焦刘洋说,赛场上只要专注地做好自己就行了,而现在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面对公共课上游泳零基础的学生,她要用更多的耐心帮助他们理解基本动作要领。而在带领高水平游泳队训练时,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课业,她要制定更加详细而精炼的训练计划,以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未来她希望能带领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到专业赛场上,体验竞技体育的拼搏精神。
焦刘洋在中山大学游泳馆指导学校高水平游泳队队员训练(2024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雅典奥运会女子羽毛球双打冠军张洁雯2016年进入中山大学体育部任副教授,并担任羽毛球队主教练。她开设的课程在选课平台上非常热门,能选上的同学都成了大家眼中的“幸运儿”。
冠军中国组合杨维/张洁雯(左)在雅典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颁奖仪式上(2004年8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更前 摄
张洁雯(左)在中山大学体育馆羽毛球场指导学校羽毛球队队员训练(2024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张洁雯说,从小训练让自己形成了肌肉记忆,而老师的角色需要将这些近乎本能反应的动作分解,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再传授给他们。对于她来说,教会学生也是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学习的过程。
张洁雯在中山大学体育馆羽毛球场指导学校羽毛球队队员训练(2024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张洁雯表示,羽毛球是非常好的运动,希望带动更多人喜欢羽毛球,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冠军成员杨伊琳2020年进入中山大学担任讲师,负责啦啦操项目。
杨伊琳介绍,啦啦操比较容易入门,可以很好地锻炼身体柔韧性、协调性。
杨伊琳希望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收获自信和成就感。
中国队选手杨伊琳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决赛高低杠比赛中(2008年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更前 摄
杨伊琳在中山大学体育馆体操教室指导啦啦操队队员训练(2024年9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原文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182839?d=134da0e&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