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龚喜 张陆祺 傅林曦 岳朝欢)10月21日上午,由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统筹负责实施的中山大学南校园拖曳水池启用仪式举行。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教授、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教授和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李整林教授分别致辞,并共同为升级后的拖曳水池揭幕。来自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院系的领导和师生代表,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嘉宾齐聚广州校区南校园,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启用仪式现场
在启用仪式上,记录南校园拖曳水池建设和改造历程的纪录片——《船池印记》正式推出,它生动再现了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水池筹划、选址、设计到建造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也同时展现了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自2021年起统筹拖曳水池升级改造建设中的文化传承与使命担当,彰显了中大人积极响应国家建设需求,矢志向海图强所展现出的璀璨光辉与深刻精神内涵。
改造升级后的中山大学南校园拖曳水池是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构建“数值仿真-水池实验-近海海试-远海海试”四位一体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平台作用,为学校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支撑高水平科学成果产出、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为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拖曳水池内景
中山大学南校园拖曳水池于1974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华南区第一座深浅两用大型船模试验水池,水池主体尺度长204米,宽6米,深水3.3米(前100米),浅水0.8米(后104米)。随着日益增长的科学研究需求与人才培养需求,水池智能化升级改造于2021年由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统筹负责实施,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和全面保障下,水池改造于2024年8月通过验收。水池不仅完成了池体结构加固修复和高精度轨道系统铺设安装,还配备了高精度拖车及造波、造风系统,更是引进了高精度阻力仪、四自由度适航仪、六自由度无接触测量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精密测量仪器设备。
文稿终审:赵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