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1月25日广州电(通讯员何婉文)1月19日和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先后在广州开幕。我校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共20人参加了广东省“两会”,住粤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等应邀列席会议。
合影(来源:党委统战部)
大会对省政协2021年的43件优秀提案予以表彰。我校政协委员紧扣“1+1+9”工作部署和民生领域实际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其中,梁琦、吴钟凯、秦鉴、董美玲、汪华侨五名委员独立撰写或参与撰写的提案荣获2021年优秀提案表彰。
我校省政协委员董美玲(右八)、汪华侨(右七)、吴钟凯(右三)作为2021年优秀提案的领奖代表上台领奖(来源:党委统战部)
两会期间,我校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提交议案建议和提案、亮相“委员通道”、接受媒体专访、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发出“中大声音”。
提出议案建议、提案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山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肿瘤防治中心综合中医科主任张蓓主任医师领衔提出的议案《关于尽快修订< 广东省发展中医条例>》被列为2020年广东省立法项目,2021年7月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广东省中医药法》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她提交的《关于妥善处置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废弃物的建议》,被确定为重点督办代表建议,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省58所高校共处理实验室废弃物1336.8吨,基本实现存量清零目标,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废弃物定期回收处置长效保障机制初步建立,该建议被列为2021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典型案例供代表培训学习。“两会期间”张蓓主任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推进高水平医院全覆盖,保障群众“就好医”,离不开医疗人才的培育。她建议,广东应继续大力培育医疗人才,持续提升执业医师数量,实现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我校省政协委员们高度关注民生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提案。如省政协常委、民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中山医学院汪华侨教授参与撰写民盟广东省委会《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提案》;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省直中山大学第一基层委员会主委、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纵向处处长董美玲研究员参与撰写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关于充分释放‘双区’建设效能,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有效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系列提案》;省政协委员、民革中山大学北总支主委、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杨宏志教授提议《全省所有医疗机构成立“中医治未病科”构建广东完整有效的预防体系》;省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委员、民盟广东基层直属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山大学南总支主委、体育部李静波教授提交了《教育“双减”政策下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的建议》;省政协委员、民进中山大学总支部主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包定华教授提出了《关于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见》等。部分委员的提案列入省委书记牵头督办的重点提案或省政协主席会议督办重点提案,得到广东省委和省政协对提案办理的高度重视,不少意见建议已经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
亮相“委员通道”
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委员、管理学院梁琦教授亮相第二场“委员通道”,提出延续互联网人才价值。梁琦教授认为,互联网人才资源存在人才紧缺和人才浪费并存的现象。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人才需求。而在传统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又严重“过剩”。她建议,一是畅通互联网人才在政府企业间的人才通道,政府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互联网人才参与数字政府建设,组建网络建设辅助队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二是打通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人才通道,高校向社会输送既懂IT、又懂工业的复合型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三是打通互联网企业和工业企业的人才通道,搭平台、建生态,鼓励双方实现人才共享,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延续人才价值。
接受媒体专访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国伟教授接受南方网记者专访。杨国伟教授关注电动自行车的抢道行驶现象,他认为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行人抢道是目前最常见的交通乱象之一,这对驾驶员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均造成了潜在的危险。他建议,在现有的道路规划情况下,应酌情在符合条件的机动车道上划出适量的电动自行车专用道,以有效缓解电动车抢道情况。
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中文系谢有顺教授接受南方网记者专访。谢有顺教授认为,要记住乡愁,首先是要在农民心里重建对耕读文化的信心。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一旦被激活,必将成为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发动机。他建议,组织农民收集农村过去的生产生活用具,建立乡村博物馆,并通过举办乡村文化赛事,唱歌歌舞、书法绘画、劳动体育、美食厨艺,一地一俗,以赛事促发展,从中找寻产业良机。
参与小组讨论
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战略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岭南学院张建琦教授建议,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面临的诸多挑战,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政府要在管理上勇于创新,建设好营商环境,多为基层减负,及时遏制形式主义苗头。
省政协常委、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肿瘤防治中心姜文奇教授提出,防范民营企业可能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省政协常委、药学院陈缵光教授建议,加大海洋资源开发力度,尤其是加大对海洋药物研发和利用力度。
省政协常委、生命科学学院郑利民教授建议,在基础教育领域建立科研同行评价和分类评价体系,运用代表成果 (代表作) 评价体系。
省政协常委、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黄文起教授建议,完善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救治措施,推动开发床旁快速血液检测综合平台。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山大学北支社主委、肿瘤防治中心康铁邦教授建议,增加国家重点实验室额外的人员编制, 建立高层次人才税收优惠政策。
省政协委员、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成守珍主任建议,增强志愿者服务队伍应对公共应急问题能力,建立 “互联网+护理服务”价格与支付保障机制, 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建设。
会议期间,我校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认真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聚焦“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等重大部署落地落实,深入协商交流、提出真知灼见、广泛凝聚共识,充分体现了中大人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责任担当。
文稿终审:党委统战部 吕雅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