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助推人文社科繁荣发展,中山大学学术出版持续发力

稿件来源:出版社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12-30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 近年来,中山大学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学术出版领域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出版工作服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能力。2021年下半年,中山大学在人文社科学术出版领域取得一批新进展。

以精品出版促进成果输出

2021年12月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颁发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报。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山大学哲学系李锦全教授所著《李锦全文集》(10卷本)、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陈希教授所著《西方象征主义中国化》、中山大学法学院庄劲教授所著《从客观到主观:刑法结果归责的路径研究》分别获得“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特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据悉,第九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230项,含特等奖7项、一等奖62项、二等奖112项、三等奖49项。中山大学出版社重视挖掘研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国际上相关学术理论中国化以及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成果,为建设学术和文化强省、助推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全面繁荣和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依托项目推动成果培育

为了及早“播种”,从前端支持学术研究成果打造,中山大学出版社坚持与相关研究团队和学者共同谋划,组织省部级重点出版物和主题出版选题项目申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创新》《开国上将周士第画传》《无私拥有世界:人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初心和使命》共3项顺利入选2021年广东省委宣传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项目,获得共计30万元资助。

为支持中青年学者的研究和成果培育,继续积极组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2021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选送的《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研发行为》《大城市公共空间的集体性休闲理论研究》《行走在路上——川藏公路旅行中的流动性实践》《新中国早期中医药的历史叙事》《龙榆生词学研究》《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理论与实践》《网络时代数字公民素养的理论与应用探索》等7项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以新技术促进文化传承

配合支持中山大学图书馆将名师大家所购藏和捐赠的涉及江浙、岭南等地的文献,涵盖石刻、钟磬彝器、砖陶、法帖等具有重要学术、艺术和文物价值的碑帖进行整理修复后的数字化、抢救性出版,以供更多学者利用与研究。2021年11月30日,由我校图书馆牵头申报的《中山大学图书馆藏碑帖数字化》项目作为全国27个获批项目之一,正式得到国家首批古籍数字化工程专项资助,专项经费共计84万元。中山大学出版社将相应做好数字化出版的支持服务。

下阶段,中山大学出版社将继续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以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为宗旨,突出思想引领与学术创新,努力成为打造和传播优秀教学、学术成果的重要阵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持续努力为我国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文稿终审:出版社 王天琪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