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12月25日广州电(通讯员郝艳)12月19日晚,我校2021级大海洋实验班专业导学公开课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梁銶琚堂举行,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秋明院士以“地球科学的奥秘与用途”为题主讲了本次课程。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岳军教授主持了本次课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照、2021级班主任李琳琳教授、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洪涛副教授和2021级大海洋实验班学生500余人参加了本次公开课。
成秋明院士专业导学课开讲(来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本次课堂上,成秋明院士首先运用我国天问一号工程、海上可燃冰开采和科考地钻的成就分析了21世纪人类在“上天、下海、入地”三大方面的壮举,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地球科学。随后,成院士以数字地球科学为背景,从地球系统演化、重大事件发生、有用物质循环、资源能源利用等相关内容,介绍地球科学的奥秘与用途,并结合当前“双碳”目标的提出,给大家解析了地球深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的密切关系。成院士在授课过程中还向同学们分享了学术研究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经验,即在提高学术水平和扩大国际影响的同时,要善于培养自身管理素质及交流能力、掌握科技规则和践行科技文化、尊重科学价值和奉行合作精神。精彩的导学课获得现场同学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成秋明院士为同学们讲解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来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提问。成院士肯定了学生的思考探索精神,并以博学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予以耐心而详尽的解答,激发了在座学生对于地球科学的浓厚兴趣。
2021级大海洋实验班同学现场提问交流(来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公开课的最后,王岳军院长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地球科学虽已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但其中仍存在许多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未获解决,并且还不断地涌现出新的重大科学问题。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众多专家教授和青年教师在带领同学们进行课堂学习、野外实习实践的同时,也会帮助同学们在地学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在学术研究中寻找到自己的方向。他期待2021级大海洋实验班学子能从此时、此地、此身出发,脚踏实地,为自己的学业发展留下一道清晰的轨迹,早日成长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才。
王岳军院长为本次导学公开课作总结(来源: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次专业导学课聚焦目前地球科学的研究前沿,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启迪了同学们对地球科学这样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科学问题的思考,激发了同学们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贡献自己力量的志气。
文稿终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何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