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宋尔卫院士出席2021亚洲青年领袖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稿件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12-01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12月1日广州电(通讯员黄睿)11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广州市人民政府、亚洲青年领袖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1亚洲青年领袖论坛”在广州南沙举办。300 余位亚洲各国青年领袖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交流与探讨科技、金融、文化、公益等领域的话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院士应邀出席活动,并围绕“健康医疗与公益慈善论坛”的主题,分享了关于健康医疗领域的想法和亚洲产业的发展举措。

宋尔卫院士在健康医疗与公益慈善论坛上作主旨演讲(来源:孙逸仙纪念医院)

宋尔卫院士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广东省率先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提出构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的战略部署:自2018年启动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项目计划,投入150亿元人民币,遴选建设50家高水平医院。

孙逸仙纪念医院近几年来也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医院在2019年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名列全国30、广东第三;在自然指数全球研究型医院排名连续五年居全球百强、全国前十,稳居省内综合医院前列。医院在人才引育工作方面也成绩突出:2019年新增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实现连续五年每年新增一位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

取得成绩的同时,孙逸仙纪念医院也在思考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实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导意见,建议建设一所世界级高水平的研究型医院,不以床位多少、医院规模大小为追求,而是着力推动医学研究与临床救治相结合,填补省内、国内研究型医院的空白。

何为研究型医院?如何建设研究型医院?宋尔卫院士在会上指出:首先,坚持以临床为导向,推动临床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从临床实践中提出科学问题,经过基础研究提出创新的医学理论。并能研制出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包括新技术、新方法、新药、新设备等,进而推动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构建高效的“临床—研究—临床”闭环体系。其次,着力打造覆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医工融合研究等的全链条创新平台。促进医疗和工程领域的交叉融合。在政府指导下,成立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企业厂长的“三长”融合创新联盟。助力国产医疗设备的研发以及医疗高新企业发展。三是着力培养临床科学家和研究型医务人员等一批应用型人才,打造人才孵化基地。构建由临床科学家领衔,汇聚基础研究、生命科学、化学、材料与工程、大数据与数字医学科学家、工程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复合型创新团队。推动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产出更多创新科研成果,同时也为研究型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提供专业支撑。最后,应着眼国际。通过组织临床试验研究,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牵头制订国家和国际临床指南与共识。

宋尔卫院士表示,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所在。孙逸仙纪念医院去年在海珠区获拨110亩地块,期待能够依托该用地,实现研究型医院的建设蓝图:在不断强化自身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大湾区的政策优势,打造一家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转化医学机制完善、临床新技术不断涌现、疑难重症诊治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更为亚洲乃至全世界医疗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稿终审:孙逸仙纪念医院 古小红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