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场伟大实践中,我校聚集优势资源,全校动员,尽锐出战,将脱贫攻坚主战场变成立德树人大课堂。为全面总结我校定点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展现脱贫攻坚历程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特推出“扶贫路上的中大人”专栏,讲述中大人心怀“国之大者”,奋进担当,为脱贫攻坚贡献中大力量的动人故事。
早在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放射科等团队赴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凤医”)进行帮扶工作,反响强烈,他们希望附属第六医院能够长期支持。2019年,附属第六医院放射诊断科、康复科精准深入地开展对凤医的帮扶工作,其中涌现了曹务腾、熊斐、郑停停等同志的先进故事,他们守护生命健康,在扶贫路上书写了中大人的家国情怀。
被边疆人民挽留的白衣战士
人物简介:曹务腾,医学博士,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派驻帮扶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2020年获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优秀共产党员”。
曹务腾(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2019年5月,经学校选派,曹务腾前往凤医医学影像科开展派驻帮扶。作为第一批派驻帮扶专家,他在当地开展一系列影像新技术,填补当地技术空白;倡导诊断新理念,开展MDT对肿瘤患者分期分层,并搭建远程诊断平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是媒体对他的评价。曹务腾作为一名无私“植花者”,将先进医疗诊断技术带到滇西边疆,真情帮扶科室发展,切实造福当地百姓。因工作严谨、专业悉心,曹务腾被挽留延长帮扶时间,成就了一段与凤庆人民“心连心”的佳话。
曹务腾在郭大寨彝族白族乡义诊(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帮扶要帮到点子上”,曹务腾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到凤医后,他随即深入调研,发现当地消化疾病患者较多且病症疑难,亟需消化病变影像学支持,于是他确立胃肠道影像技术为重点方向,开展了首例直肠MRI扫描,累计完成十余例;开展第一例CT和MR小肠造影技术,弥补了胃镜、肠镜对于小肠病变显示的局限性,三项新技术填补了当地影像技术空白。
曹务腾把恶性肿瘤国际分期理念带到凤庆,对已明确诊断或高度疑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国际指南AJCC进行临床分期,并制定适用于凤医影像科的“癌症分期手册”。他认为在恶性肿瘤诊断中,影像学的角色不仅是诊断,更重要的在于肿瘤分期,分期便于指引患者进行后续的诊疗。在他指导下,凤医影像科同仁完成了很多三级医院未能实现的“恶性肿瘤影像分期”。在帮扶期间,曹务腾与当地同事共完成胃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影像分期近四百例。
此外,他一有机会就向当地医务人员倡导“超越影像”新理念,影像学不仅是诊断疾病,更是对疾病进行解析。他提出“临床诊疗、影像先行”,开展“医学影像基本诊断与临床”系列讲座,提升临床医师影像阅片水平。他每周定期进行疑难病例会诊和肿瘤分期的病例讨论,参与医院组织的每一次大会诊,其影像分期和手术所见一致性极高,受到当地外科医生一致好评。曹务腾多措并举,很好带动和培养了当地影像科人才成长,生动阐释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曹务腾在县医院消化病MDT指导阅片(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曹务腾立足医学影像专业,依托中山大学和附属第六医院优质资源平台,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了远程会诊平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凤庆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并于2019年10月30日正式挂牌,成为了凤医影像医学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凤庆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正式挂牌(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曹务腾把科学的教学经验、先进的诊疗技术、规范的检查流程留在了凤医,还为凤医搭建起一个带不走的医疗平台,科室的阅片诊断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和延续。他在凤医所在的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真正诠释和践行着中大人的家国情怀。
“老”党员接力,技术扶贫薪火相传
人物简介:熊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放射诊断科主治医师,2020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开展帮扶工作。2021年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熊斐(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2020年5月,作为一名拥有十三年党龄的老党员,熊斐光荣成为第二批“组团式”帮扶专家,进驻凤医医学影像科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帮扶工作。
进驻凤医后,她全面了解科室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检查流程、改善扫描序列参数。凤庆乳腺肿瘤性病变高发,她5月底便带领团队进行首例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填补凤医乳腺MR成像的空白,制订乳腺MRI检查规范及指引,成功将乳腺MRI检查纳入日常检查项目,为当地患者更早、更合理、更规范诊疗提供技术保障,为实现当地老百姓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一步。
派驻期间,正值凤医三级评审工作关键时期,熊斐积极帮助科室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整理迎评检查相关资料,查缺补漏,认真参与评审考核,就放射科专科特色组织学习“三基三严”并进行CPR、对比剂安全用药培训,完善对比剂过敏反应处理方案、危机值诊疗流程,评审期间全程陪同考核专家并解答所有提问,助力凤医成功通过三级评审。
熊斐组织CPR抢救流程培训(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帮扶是一时的,学科成长是长久的”。熊斐架起桥梁作用,沟通两家医院继续在学科建设、业务学习上互帮互助。在已搭建好的影像会诊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除每周四下午组织专题讲座外,还利用“钉钉”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学习并形成长效机制,每天固定在8:00-9:00时段进行,实现附属第六医院与凤医影像科线上同步业务学习,内容涵盖英文文献、病理追踪回顾以及专题影像授课,实现学术帮扶和教学资源共享。
熊斐亲历了凤医影像科会诊平台由小到大,助力医院科室业务能力实现了质的提升,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将附属第六医院医疗技术扶贫的火种继续发展壮大。
熊斐组织科室业务学习(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一己巾帼力,服务一方人
人物简介:郑停停,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疗中心主管物理治疗师。2021年3月1日至8月31日在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派驻医疗帮扶工作,帮扶期间创立了凤医康复医学科女性康复中心。
郑停停(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康复医学科是三甲医院必备科室,凤医提出了帮扶康复科的需求,有着20多年经验的郑停停到院后,了解到凤医康复科2019年4月才成立,架构相对简单,流程有待规范。为尽快提高诊疗水平、提升康复治疗技术,郑停停制定了详细帮扶方案,主动安排临床带教查房传授经验、康复治疗技术手把手示范教学,积极开展业务专题讲座等,在她带动下科室临床诊疗水平明显提高。
“临床无小事,耐心问诊和检查是对病人最大的负责”。郑停停在教学查房中发现患者因提重物后腰骶部疼痛,连续几个月在不同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不好,她详细问诊,结合临床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腰肌扭伤”,经手法松解和核心肌力训练后患者疼痛立即缓解,两天后满意出院。经过不同案例的临床带教,康复治疗技术的输入,凤医康复医生和治疗师逐步掌握了颈腰腿疼规范诊疗技术,临床效果与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提高。
郑停停进行临床教学查房(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郑停停心系偏远山区村民,因采茶、头顶重物等劳作习惯,造成不少女性村民有颈腰椎、胃肠和慢性盆腔疼痛等疾患。她先后到勐佑镇和鲁史古镇进行康复基层管理方法和技术的科普宣教;在凤庆县广泛开展女性康复科普讲座,接受凤庆县电视台“茶乡医话”节目的专访,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进行科普和就诊指导。
左图:郑停停在勐佑镇义诊;右图:郑停停在凤庆县鲁史镇帮扶指导(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郑停停提出帮扶计划需优先开展女性康复门诊,在原有产后康复项目上拓展成整体女性康复的构想。一位产后9个月的年轻女性,曾先后去过多家省市三级医院,未能解决腰骶部及耻骨联合处的疼痛和压力性尿失禁的问题,郑停停作出了“耻骨联合分离、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并拟定治疗方案,经过5次有针对性康复治疗和运动训练,完成了凤医首例手法骨盆调整和盆底肌力训练治疗,患者成功治愈。
郑停停带领女性康复医疗团队,历经半年筹备,筹建了凤医首个康复医学科女性康复中心。中心占地面积284平方米,配置200多万先进设备,拥有康复医师2名、专业康复治疗师8名。诊疗可覆盖全周期女性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治疗团队运用多系统评估体系、多物理因子疗法、肌骨调整技术及整体核心运动训练体系等技术来治愈女性患者,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信心。中心亦是云南省内首家设备先进、技术全面的女性整体康复治疗中心。
凤庆县人民医院女性康复中心揭牌仪式(来源:附属第六医院)
郑停停医生勇于担当,大力促进凤庆县女性康复的起步和发展,推动凤医康复医学整体诊疗水平提升,对县域内康复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采访手记
在采集扶贫典型素材的期间,曹务腾、熊斐、郑停停同志身上发生的一件件小事,鲜活、亲切,明晰、立体,无不体现了三位同志助力脱贫攻坚、千里帮扶、勇担责任和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
他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他们不顾路程颠簸崎岖,不顾工作环境简陋,在凤庆的土地上撒下汗水与辛劳,发挥专业领域知识与特长,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推动凤医影像科、康复医学科跨越式发展。过程的“苦”也换来了果实的“甜”,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中山大学助力凤庆县脱贫攻坚的精彩华章。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