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10月29日广州电(通讯员郭双壮)10月23日,由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前沿交叉领域专项工作小组共同主办的“中山大学2021年医工交叉前沿论坛”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哲生堂举行。前沿交叉重点科技领域专项专家委主任孙冬柏教授做主旨报告,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化学院、药学院以及中山大学多家附属医院的专家学者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相关院系和单位12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部分参会代表合影(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国伟教授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了中山大学材料学科和学院建设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学院将生物医用材料布局为三大学科方向之一的情况,强调开展医工结合、医工交叉研究的重要意义。
孙冬柏教授全面地介绍了同步辐射光源的筹备和建设情况,着重介绍了同步辐射光源的工作原理,结合具体案例,强调了大科学装置在前沿医学与临床医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与会专家从临床角度阐述了我国对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的巨大需求和严重依赖进口的严峻形势,介绍了在眼科高性能成像设备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和先进成果,探讨了生物医用水凝胶材料在组织再生修复、植入式传感器、眼科和神经外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分享了生物医用材料在口腔、肿瘤、胸外科、医学影像、脊髓损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交流了附属医院在医工交叉平台建设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展望了纳米生物马达、微纳米材料、超长磷光材料、3D打印技术等成果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与会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企业分享了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生态服务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和专家们交流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前景。
据悉,为响应党和国家科学研究“四个面向”的号召和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中山大学在科学研究战略规划中布局“前沿交叉重点科技领域专项”,通过“1+X”的组织形式开展前沿交叉创新研究,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方面促进了校内相关学科的前沿交叉,营造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本次医工交叉论坛讨论热烈,起到了开拓视野、交流思想、深入探讨产学研医经合作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梳理和凝练学科方向,协同推动中山大学医工交叉融合发展,推进需求导向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人才培养等工作向纵深发展。
文稿终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