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罗婧雅、赵现廷)作为全国最早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肿瘤专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于2021年3月启用黄埔院区后,同质化提供中西医联合诊疗。近日,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调配系统在黄埔院区正式上线,这是肿瘤防治中心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实践成果。
黄埔院区的第一张中药颗粒处方(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随着肿瘤防治中心多院区格局的启动,跨院区调配中药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在黄埔院区开中药有着诸多的不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肿瘤防治中心药学部党支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患者需求放在第一位,不断提升患者就医取药满意度。针对这一难题,由孙颖副院长牵头,药学部、医务处、总务处、信息中心、黄埔院区管理办公室等多部门联动,在黄埔院区引进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调配系统,经过3个月的攻坚落实,系统于近日正式上线。中药配方颗粒上线后,中药立开立取,喝中药变得相当简单。
药师正在操控中药配方颗粒智能调配机(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相较于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更方便患者携带与服用,还解决了黄埔院区患者候取中药时间长的问题,提升了患者的就医用药满意度。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取、浓缩、制粒而成的单味中药颗粒。传统中药汤剂煎煮耗时费力,而中药配方颗粒免于煎煮,服用时只需将调配好的颗粒用开水冲泡成汤剂,即冲即服。比起中成药的固定方剂,中药配方颗粒还能根据病情需要随症加减,更能贴合患者病情需要而进行个体化给药。此外,有了智能调配机的加持,调配中药配方颗粒既高效又准确,患者的等药时间更短了。
药师对门诊患者进行用药交代(来源:肿瘤防治中心)
将中药配方颗粒引进黄埔院区,是肿瘤防治中心药学部党支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措施,更好地满足了患者服用中药的需求,也促进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今后,药学部全体药师将不忘初心,积极探索,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优质、安全、便捷的用药服务。
文稿终审:肿瘤防治中心 文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