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张小虎教授团队助力中国空间站:运动特性数据采集软件顺利完成在轨实验

稿件来源:航空航天学院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09-17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9月17日电(通讯员张小虎)2021年是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开局之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发射入轨,6月17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12号飞船进入太空并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长期在轨驻留。由于微重力环境会导致航天员运动学特性发生变化,因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通过开展在轨实验研究,获取航天员在轨操作及活动中的运动学特性数据及其变化。而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突破定量化测试技术,研发适用于在轨测试环境的航天员运动特性数据采集软件。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张小虎教授带领的飞行器图像感知团队承担了航天员运动特性数据采集软件研制任务。该软件通过安装在天和核心舱内的图像数据采集单元完成在轨多相机标定、航天员在轨舱内活动多视角RGB-D相机数据的同步采集,为运动特性测量提供技术支撑。

航天员在轨作业场景

团队深入分析在轨测试环境约束,针对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提出的测试需求,迭代优化系统设计方案,历经两年时间,突破多路图像数据并行采集及实时压缩存储、深度相机阵列在轨标定等关键技术。为确保系统在轨运行的可靠性,团队在系统设计中严格执行航天质量标准,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地面测试与验证。截至到目前,3名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内利用本软件顺利完成了航天员运动学特性测量实验。

航天员运动特性数据采集示意图

近年来,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切实推进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建设工作,依托航空航天专业背景,鼓励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学研究,涌现出大量兼具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实现飞跃式发展。

文稿终审:航空航天学院 温光浩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