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心中的好老师】梁力建:“作为医生,你的所有都应该奉献给病人”

稿件来源:附属第一医院 作者:华赟鹏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09-10 阅读量: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大力弘扬我校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策划推出“我心中的好老师”系列文章,从学生的视角讲述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

梁力建教授

梁力建是全国著名肝胆外科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胆道外科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医师协会胆道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名医百强榜名医,广东羊城好医生,中山大学首届资深名医、优秀党员、外科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肝胆胰外科中心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中山大学第二届“感动杏林”十大人物之一,中山一院最美党员医生,曾任首届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中国区分会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副组长。

高冷威严,但耐心细心暖心

从1999年开始,我在梁教授指导下学习至今已有22年了。第一次见到梁教授的感觉仍然记忆犹新,高冷、威严的他让我心底里对他充满敬畏,甚至不敢和他多说一句话。

那是研究生第二年,梁教授给我布置了一个研究方向。当年懵懂的我在查阅资料并完成两篇综述后,直接就把文章投了出去,但后来稿件却回到了梁教授手里。我原以为会受到批评责备,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在稿件上做满了修改和备注,并仔细给我讲解文章的撰写和投稿细节,让我充满感动,消除了我的顾虑,真正开启我的科研工作生涯,在我心中树立了高大的老师形象,成为我为人师的榜样。

在研究生的学习工作中,我有幸能常陪梁教授出专家门诊。因为梁教授名气大,所以病人很多,但他总是非常有耐心地、面带微笑地接诊病人,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记得有次我诊断病人只看了影像学片子,而没有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他耐心教导我做医生的根本,应注重病史的采集和体格检查,而不能完全地依赖影像学检查。

对待病人,他注重对病人的保护,任何时候触摸患者的手都是温暖的、轻柔的,开给病人的检查都是必要的,而不是大包围、高费用的,开给病人的药永远只是那有效实用的几种,而不是只选贵的、有利可图的。在此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为医之道,将我带进医者的神圣殿堂。

德艺双馨,全心全意服务病患

梁力建教授196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医学院,1970年本科毕业,本可以留在中山一院工作,但他响应国家号召,选择到贵州边远山区盘县工作,不久就被当地任命为医院的副院长,并为当地打造出一支训练有素的医疗队伍。

年轻时的梁力建

70年代末,梁力建教授回到中山一院外科工作,在王成恩、王吉甫、陈国锐、曹绣虎等国内老一辈著名外科教授的指导和培养下,逐渐成为我国肝胆外科著名教授和名家,历任肝胆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大外科及外科教研室秘书、副主任、主任,现在还担任教研室主任的工作。

在他5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梁力建教授全年满负荷工作,年临床医疗工作时间50周以上。在他的倡导和坚持下,肝胆外科每周常规开展教授查房和科室病例的MDT讨论,坚持三级医疗查房制度和危重病人优先处理制度,为每一位病人把关,不仅保障了病人的医疗质量,更显著提升了中山一院肝胆外科的诊治水平,获得业界同行的充分认可和患者的广泛好评,为中山一院普通外科位居全国第七位做出了贡献。

梁力建教授的年门诊量平均达1200人次,年手术例数平均达200多例,均为大、特大、困难手术,包括肝脏巨大肿瘤或困难部位肿瘤的肝切除术,胆道复杂结石、高位胆道损伤修复手术,合并血管切除重建的胆管癌根治术,合并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

手术台上的梁力建

对于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和抢救,梁力建教授坚持做到随叫随到。他说:“作为医生,你的所有都应该奉献给病人,随时做好处理病人的准备,无论白天和黑夜。”梁力建教授告诉我们,他的手机永远都保持在开机状态,鼓励下级医生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病情,坚持第一时间深入临床救治病人。

细节决定手术成败。梁教授常说,无论富人或穷人、干部或群众,我们医者均应一视同仁、尽职尽责,处处关心病人,宁可自己多做点,也尽量为病人节省开支。

教书育人,提升外科教学水平

梁力建教授历任中山一院外科教学秘书、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分管外科临床教学工作,现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外科临床本科生理论、见习、实习工作,以及研究生教学、教育工作等。

梁力建作为导师代表在学位授予仪式上发言

在外科各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梁力建教授坚持课前由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教学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和预讲,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进度,构思有效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并通过分阶段定期检查、评估,将外科教学安排得井井有条。为做好教学管理,他三个学年脱产带教,连续参加6届毕业生的毕业考试培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梁力建教授强调外科学教学中临床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结合实践提出了规范化教学的改革,有效提高外科学教学效果。

此教学成果于1993年获省高教厅教学成果二等奖,随后外科学教学课程于1995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外科学教研室还获得“全国精品课程”、“全国优秀教学团队”等。他还多次参加指导实习医生的全国临床技能大赛,成绩卓著。

在他组织领导下,中山一院外科在全校内率先建立了一间CAI教学科室,并完成了外科教研室网络系统,配备了一套近20个自行制作的外科学电子计算机多媒体组合教学课件,现已应用于临床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曾获中山医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山大学医学类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广东省高教厅教学奖二等奖,以及中山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其中外科学网络课程2006年获广东省医药类教学媒体教材评比三等奖,外科学WebCT教学网络课程2009年获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第五届优秀电教教材(网络课程)三等奖。

他主编的“肝脏胆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由卫生部教材办公室评审通过、由人民卫生出版杜在2000年公开出版发行,该课件获得2000年广东高校计算机多媒体优秀软件二等奖,以及教育部和中国电化教育协会颁发的首届全国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大奖赛三等奖。

他主编的《外科学》(全国高等医药专科院校规划教材)于200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二等奖。另外,梁力建教授还主持10余项教育改革项目,同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亲自参与和组织编写教学论文14篇(已正式发表7篇)。

由于在外科学教学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梁力建教授多次被评为校级和院级优秀教师,2001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02年获中山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奖,2008年获广东省第三届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011年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名师。

风清气正、德艺双馨、大医精诚。梁力建教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一面旗帜,引领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作者华赟鹏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外科主任医师)

文稿终审:附属第一医院 骆腾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