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学科·专业】尊德问学,取大用中

稿件来源:哲学系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1-07-01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沈榆平、贤美玲)中山大学哲学系始创于1924年,学科历史悠久、学术实力雄厚,冯友兰、朱谦之、傅斯年等名家曾先后担任系主任。哲学系在历年学科评估中稳居前列,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名单,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目前本科阶段设有哲学、逻辑学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哲学强基计划班,研究生阶段各二级学科硕士、博士点设置齐全,具有完善的哲学本硕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哲学学科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第49位。

专业简介

哲学专业开设哲学导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伦理学、科学哲学、美学等主要课程,培养掌握丰富哲学理论知识和思维能力的专业人才。

逻辑学专业开设逻辑学导论、集合论、数理逻辑导论、模态逻辑、法律逻辑、认知心理学等主要课程。培养具有扎实逻辑学理论基础,具备精确理性思维及分析能力的宽口径跨学科人才。

谦之系列讲座百讲海报集(来源:哲学系)

中大禾田哲学讲座(来源:哲学系)

人才培养

哲学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思想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提升培养实效。以思想育人,通过东西方思想经典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传承中华文脉和世界文明精粹。以科研育人,设立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研究生前沿课程、禾田哲学讲座、谦之名家讲坛等,获师生和学界广泛好评。以实践育人,连续22年举办“哲学月”系列活动,融合哲学专业教育和知识传播;通过家乡田野考察活动,提升学生家国情怀。以文化育人,澄心琴社连续15年培养学员,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知行学社坚持诵读经典,获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广泛报导。此外,举办“百年老讲义”“百年家书”“百年弦歌”系列文化展览教育,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冯达文:走在学思的路途上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会(来源:哲学系)

“星火马哲”活动(来源:哲学系)

科学研究

哲学系坚持“三个面向”,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打造瞄准国际前沿和重大基础理论问题、有国际影响的团队,产生了一批有重要创新性的科研成果。近五年,牵头立项国家社科等重大、重点项目23项,出版系列高水平专著150余部。

出版系列丛书(来源:哲学系)

此外,哲学系积极打造学术品牌,组织策划“中大哲学文库”“中山大学哲学名家文集”“康乐哲学文存”“思想摆渡”等系列丛书,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顺利出版超过30部。近年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先秦逻辑新论》),获得第四届思勉原创奖1项(《自识与反思》),获得教育部、广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20余项。

“知行学社”同学在诵读经典(来源:哲学系)

“步步惊心”校园探秘逻辑推理大赛(来源:哲学系)

同学寄语

老师曾说:“哲学是生活的溢出。”问题就在那里,哲学人自有发掘问题的使命。“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谨遵系训教诲,努力做一个尊崇道德修养又继续追求学问的人。

——2017级哲学专业 惠露诗

我对理论性的、纯粹的、抽象的东西十分偏好。逻辑学满足了我一直以来对形式性的朴素愿望和追求,并在学习过程中愈有感于逻辑学的深邃与曼妙。

——2018级逻辑学专业 陈霖

分辨事实和谬误、有效论证和诡辩、道理和立场是哲学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价值。更高的境界则是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观点,我们都努力地往这个方向走。

——2019级哲学专业 邵学斌

逻辑学是对论证可靠性的研究。学习逻辑学,你将揭开哲学论证、科学论证以及日常论证的奥秘,一窥人类认知中的规范性。

——2019级逻辑学专业 王威

走进哲学,仿佛走进一个沉静、纯粹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超越时空,与天地人对话。无论从何处出发,走向何处,总能获得切近真理的快乐。

——2020级哲学专业 宋泽齐

文稿终审:哲学系 王丽霞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